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不畏惧的人,才是拥有智慧!
智慧似乎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智慧,从字面上解释即明智聪慧,是一个彻底的褒义词。
但不知为何,人类面对智慧时却很是犹豫:
有时候很希望能拥有智慧,成为通晓宇宙运作规律、与上帝与神无限靠近的智者;
有时候却又对智慧敬而远之甚至感到畏惧,宁愿成为被潮流推着走的、躲在世俗陈杂中的庸人。
在远古如此,在现今亦如此。
在如今甚是纷扰烦躁的社会里,更多人随波逐流地把赚取更多财富、坐拥更多房产、位居更高官职等的钱权身外物视为成功标志和人生目标,而鲜少有人把拥有智慧作为穷极一生的目标,真正地去追求灵魂上的富有。
智慧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明知道智慧是好的、是有意义的,却对其不感兴趣、敬而远之甚至畏惧拥有智慧?
我们究竟畏惧的是什么,是智慧本身,是已有的“权威”,还是别人的目光?
01
智慧是什么?
在以前,我一直简单地认为,智慧就是拥有较高水平的分析判断、发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了物质运动三个基本规律的牛顿,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克隆了多利羊的维拉德森……
在我看来,如果在某一个领域能得出异于前人的学术观点、看法,或能做出造福人类的发明创造,那么这个人就是拥有智慧的人。
随着不断学习、积累和沉淀,我不得不承认,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人,充其量只能称之为能人;
那些试图改变自然天理以谋求利益的人,即使打着“造福人类”“以人为本”的旗号,其本质也不过是愚昧之人,根本谈不上拥有智慧。
真正意义的智慧,是对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的深刻理解;
是对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的深入认识;是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02
智慧与世俗权威
在理解了智慧的本质后,我产生了一个新的疑惑:
智慧所呈现出来的绝对理性,会不会与世俗权威显得格格不入?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一举一动都难免引起他人的评价和议论。
很多时候,社会遵循着的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以及自认为对人类更有利的自然“新规律”。
就比如,为利用水力发电,在几乎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设立大坝,但由于没有建洄游通道或洄游通道不足以还原自然生态,导致鱼群洄游产卵严重受阻而面临生存繁衍甚至灭绝的危机。
有学者和自然保护专家提出质疑的声音,但每每都被铺天盖地的“以人为本”“自然应为人民服务”等人类至上的言论批驳。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不顾世俗权威,坚定地恪守规律和自然法则,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像列宁曾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柏拉图的“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以及伽利略的“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现实中拥有这般勇气的人是极少的。
拥有智慧的人,时常因为他们对事物“独特”甚至“荒谬”的理解而受人排挤、不待见。
也正是对现有权威、世俗目光的畏惧,阻碍着我们走向智慧。
03
智慧不应畏惧世俗权威
脚镣手铐可以锁住人的手脚、限制人的肉身,却无法阻挡思想和意志。
而有的时候,世俗权威就是人意志的无形枷锁,用世人普遍默认的、所谓符合逻辑的说辞来束缚人的思想,摧残人对智慧的坚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极少数人还是选择不畏一切。
回看历史,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宁愿饮毒而死也要表明对神、对天理的坚持。
其实,每一次对智慧的靠近,都多少对现有世俗权威造成挑战和破坏。
而世俗权威之所以反对,是为了抵触其对原有三观的冲击,更是为了掩盖愚昧、维护残存的至上权威。
他们并不知道,世俗权威漏洞百出,而规律、智慧这一类才是永恒不朽的存在。
智慧,有时候是先于所处时代的普遍认知的,但这不代表它是错的、是荒谬的。
很多哲学家、思想家以及科学家的伟大发现,都是在提出的数十年或百年后、经反复验证而被人们所普遍接纳和认同的。
因此,我们不要畏惧拥有智慧。
不要畏惧拥有智慧,就是不要因自己是世界上的少数人、是异于一般人的存在而感到自卑,也不要因为世俗权威的质疑、打击和诋毁而退缩、放弃。
拥有智慧的过程本来就是孤独、隐忍而伟大的,那些挫折不过是让人更坚定求智道路的考验罢了。
当我们真正拥有智慧时,即使孤身站在峰顶,内心也会非常充实。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个不畏世俗目光、追求真理与智慧的人!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