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杜月笙做生意有绝招,让他信誉很好,很多人想和他合作
根据真实历史,以杜月笙真实经历为主线,写成的杜月笙传记,非虚构类小说。
生活中,我们做人做事要注重一个信字,现在的社会是信用社会。
而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青帮大佬杜月笙在做生意之上也很看重信誉。
从一个小混混,小流氓起家,杜月笙从黑道之中一路崛起,拥有了强大的势力。
当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内乱,杜月笙一直暗中做的烟土生意也暂时停了大半,只是通过海运获得一些来维持上海滩的市场。
这个时候,杜月笙开始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工厂以及一些银行生意之上。
在杜月笙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依靠的是自己在上海的地位和威望,人多势重必然能够迅速的占领市场。
但是到了民国后期,市场经济濒临崩溃,哪怕杜月笙也无法在上海滩一手遮天。
不过那个时候依旧很多人愿意和杜月笙做生意,因为杜月笙一直对外宣扬自己的信用,注重自己的名声。
在这个时候,杜月笙上海有一家大型的棉纱场。
这个时候,北方严寒,棉纺织衣物短缺,杜月笙就想着生产一批衣物销售到北方区域。
当杜月笙放出消息之后,西北部的一个商人来到了上海拜会杜月笙。
此人叫做刘东元,清朝时期祖上就是商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和杜月笙打过交代,这次来到上海的想法和杜月笙一样,希望能够制造一批衣物回到西北部贩卖。
当地对方到了杜月笙府上,杜月笙很是热情的邀请了几个上海有头有脸的商人作陪,宴请了刘东元。
在酒宴之后,刘东元对着杜月笙说道,“实不相瞒,我这次可是有求与杜先生,希望杜先生能够帮我生产一批上好的棉衣,时间要快,正好赶上这一季寒冬!”
按道理,就算刘东元不来,这个生意也可以做,只是刘东元担心自己的手下在杜月笙这里没有面子,所以才亲自过来。
听到对方的来意与自己一拍即合,杜月笙当即点头道,“没有问题!”
当即对方交付了一批盯定金,之后就等在上海,打算带着货物一起返回。
这也算得上是一笔大买卖了,对方一次性要了两万件棉衣,而且说了,如果卖的好,还会继续定制。
杜月笙对于这笔生意还是比较重视的,他觉得如果今年刘东元从他这里买了,那么明年也很有可能继续从他这里定制。
所以第二天,杜月笙就找来了金廷荪。
“这一笔生意你要上心,那刘东元可是西北有名的商人,如果能够合作,以后将会是一个固定的客户!”杜月笙对着金廷荪叮嘱了一番。
别看杜月笙大字不识几个,但是这生意还是懂的,刚刚来上海的时候他可是从水果行里做销售的。
金廷荪自己保证了一番,回去之后将这个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徒弟,也就是陆京士的侄子,陆云同。
陆云同是杜月笙可以交给金廷荪带的,所以金廷荪告诉陆云同,这个事情是杜月笙重点关注的,让陆云同一定认真做好,他则是在后方照看着。
陆云同自然很高兴,因为这段时间他一直跟着金廷荪当下手,却没有自己做过事情。
这次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杜月笙亲自交代的任务,他自然很兴奋了。
接下来的一端时间,陆云同一直在民纺织厂之中监控,打算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因为已经入冬了,刘东元那边要货要急切,所以杜月笙的场子全力开工。
当衣服生产好了之后,刘东元就接到了杜月笙的通知,交钱拉货。
因为刘远东的货车还没有到位,所以他先将尾款支付了,将货物打包好,堆放在了杜月笙工厂的院子里,准备第二天一早装车。
这一晚有人请刘东元喝酒,所以他并没有在工厂看着。
结果晚上风大,民纺织厂着了火,将刘东元没有运走的棉衣烧着了。
虽然经过一晚上的扑救,保住了工厂,但是刘远东的两万件棉衣却烧的干干净净。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刘东元的酒意一下子就清醒了,他来到工厂的时候,看着一地的灰烬和污水,整个人都傻眼了。
如果知道这个情况,他明天再支付尾款了,至少那样这些货物都算杜月笙的。
现在可好,钱他已经交给了杜月笙,货物一件也没有了。
刘东元和杜月笙打过交道,自然知道杜月笙的身份地位,他不敢跟杜月笙讨要这两万件棉衣了。
无奈之下,他在工厂之外怔怔的站了两个时辰,一直等到天亮了,他才揉了揉双腿,自认倒霉了。
而这个时候杜月笙已经得到了昨天晚上工厂着火的事情,急忙驱车来到了工厂。
因为昨天晚上的火焰很大,所以一道早,一群群的人来到了棉纺织工厂之外,看热闹。
众人纷纷议论,幸好昨天晚上扑救的及时,若不然这周围一片的建筑估计都剩不下了。
站在工厂门外的刘东元双眼带着血丝,看着开过来的货车,忍不住大吼了一声。
正好这个时候杜月笙赶到了工厂,看到这一幕之后眉头一扬,大踏步的朝着刘东元走了过去。
看到刘东元的焦急的样子,杜月笙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东元兄,昨天是我工厂监管不力,导致这一批货全部烧着了,你放心,你支付的钱我会一分不少的还回去!”
“当然那了,如果你还能够坚持几天,我立即让工厂开工,加班加点的也给你生产完!”
听到这话,已经绝望的刘东元突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杜先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既然是因为我工厂里出了问题,我就负责到底!”杜月笙微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两万件棉衣绝对不似乎一笔小钱,但是他杜月笙还是承担得起的。
最终,杜月笙没有加一分钱,又让工厂开工,帮着刘东元生产了一批棉衣,补偿给了对方。
这令刘东元大为感动,到处宣扬杜月笙做生意非常的靠谱。
而这个事情也被杜月笙有意的派人宣传了出去,很快就传遍了上海滩。
很多商人都知道,杜月笙讲信誉,有威望,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杜月笙在商界的名声扶摇直上,就连外地人也知道杜月笙的壮举。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