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习惯决定命运掌握培养习惯的能力
普通和优秀的差别,很大程度就在于日常的习惯。
行为科学研究证明:人的一天当中,大约有5%行为是非习惯的,而95%的行为都来自习惯。
这基本意味着,决定我们一生的,是习惯,而不是逻辑。
你可能觉得这个结论太颠覆认知了:“我可不能让自己屈服于习惯”。
但是,要用5%的力量来对抗95%,很难。
怎样才能养一个习惯,做出有效的改变的呢?
很多人对习惯有一个误区,认为习惯必须要靠超强意志力和自律来养成。
这样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是意志力这个东西太难控制了,单靠意志力告诉自己“我要怎么做”很难持续下去,因为意志力时强时弱,它是一种有限资源。
用动力策略激励吗,似乎更不靠谱,动力是一种人的感受,你感受到你充满动力,但这个激情只是短暂的,大多的结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况且人总是喜欢拖延,缺少行动开始的勇气。
比如,你想有更好的运动习惯,可是早就习惯下班后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个时候要你突然从舒服的沙发上,变成在外面的挥汗如雨,想想都难受,更何况今天已经感觉很累了,还是明天再开始吧……
那么,正确的改变习惯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的习惯,那就把这个习惯缩小再缩小。比如,你把每天跑步,缩减成每天出去走一走,把每天写2000字缩减成每天写20个字,把每天保持复盘笔记,缩减成每天记一件事。
为什么这种微小的习惯有用呢?
因为微小的行动,几乎可以忽略意志力的消耗。
当一个目标足够小,小到无需启动意志力,我们便不会害怕开始,
定制大的习惯,视野可以长远,但具体的目标要符合当下能力,否则即便制定的再完美,也是很难启动的。
比如,你过去从来没写过文章,现在一来就要每天写一篇文章,这就脱离当下的能力。
大脑是抗拒改变的,形成习惯需要持续的意志力,但意志力是不可控的,而一个小到无需启动意志力的目标,可以让大脑以最低成本启动,当大脑还没来得及对这个行为产生抵抗情绪,行为就已经发生。
比如写20个字,行为一发生,你就很有可能继续多写,思路都已经打开再多写几十个字又怎样呢。比如健身,只锻炼一分钟,你发现还有兴趣,体能完全充足,你再多做几分钟就是赚到的感觉。
这样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完成目标,而感到挫败自责。相反,因为这种小成就,反而更加提升自己习惯的惯性。
大脑就是在这样的诱导下,一点点往前行动,最终把一个小习惯养成心中的大习惯。
但,这还是启动开始,怎样让习惯坚持下去呢?
行为「线索」和「奖赏」
建立习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行为和线索结合在一起,在什么样环境线索下,会用到这个习惯。
比如,一洗完澡,就写今天的复盘笔记;一坐到书桌前,就看一会书;一打开朋友圈就记下时间。
这里的“一……就……”就是个有效的行为线索,它能够不断的在线索和行为当中建立联系,通过上一个习惯直接引起下一个习惯,让大脑不断的调试适应你需要的状态。
如果没有习惯的行为线索,很难培养出一个习惯,为什么呢?
比如,我每天要背50个单词,或者每天看20页书,这些没有行为线索的目标,其实是很无效的,如果你一天当中,不是一直想着要背单词,很容易就会把这件事给忘掉。
说完线索,我们再说说奖赏,奖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奖赏,一类是规则奖赏。
比如,很多人喜欢跑步,跑步可以让我们身体产生大量的内啡肽。这种物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这个是行为本身带来的自然奖励。
规则奖励指的是,完成指定的一件事之后,可以立刻获得的好处。
比如,有个时间管理工具叫做番茄工作法,它要求你专注25分钟之后,必须休息5分钟。
这5分钟休息就是近在眼前的激励,别小看这5分钟,它可以让你拥有一个期待感,知道再坚持一会,你就可以在规则内,光明正大的分分心,做点别的事。这个就是规则奖励。
无论自然奖励还是规则奖励,都来自你内心的愉悦感,刚开始锻炼一个习惯,也许并不能产生自然奖励,这时就需要你设置外在代替性的奖励,对大脑来说,有回报才会更愿意去做一些重复的小事。
最后,不要贪多,先从最容易,最感兴趣的开始,直到新的习惯被内化,不需要花精力去控制,再进行下一个。
这样,才能不断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
把5%逻辑上认同的东西,训练成95%的习惯。训练习惯会很苦吗?养成习惯的过程会很苦,但习惯本身不会让人痛苦。
史蒂芬·柯维曾说: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