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从中医的角度看待抑郁症,你会有新的启示
目前,中国的精神病人数字由于城市化,贫穷等问题导致逐年上升。加拿大学者费立鹏2009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根据这个发病率的数据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
让中国一下成为了抑郁症最多的国家。而这些被定义成抑郁症的患者只能不断依靠抗抑郁药物维持生命,身心都非常痛苦。
当下抑郁症的治疗首选就是抗抑郁药物,但根据统计来看,抗抑郁药物有副作用,同时就算治疗好转,但面临高复发概率也让很多抑郁症患者纠结是否要坚持吃抗抑郁药物。
这里有些医生开始怀疑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的帮助,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中医评论:“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医看来很简单,也很容易调理的这类情志方面的问题,总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界定为抑郁症,而且治疗那么长时间,还反反复复也不见好转,还告诉病人说抗抑郁症药不能停!“
相关研究发现中药解决抑郁症存在辨证分型不系统等问题,临床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治疗,目前没有统一规范,另外有关中医抗抑郁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也需要急待加强。
不过中医对抑郁症到底有没有帮助?
答案肯定有帮助,只是帮助多少以及对抑郁症的帮助原理还尚待研究。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中医眼中的抑郁,大家也可以在留言和我一起讨论。
抑郁导致身体能量不够
西医讲究把身体分为身体、心灵两部分来分开看待。
而中医讲究身心统一,身心在中医来看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形神一体,中医的神包含了心和意。
现代西医认为我们的抑郁症是大脑某些神经递质紊乱导致,比如我们熟悉的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等。
但中医认为抑郁是我们身体的能量不够所致,假设让你连续三天不睡觉,三天就给你吃了两顿饭,然后还让你干很多活,那个时候你还能有精神,还会很积极吗?
当我们身体能量非常低的时候,在社会上其实根本无法和人产生竞争,所以长此以往之后人就会越来越逃避社交,喜欢躲在自己的家里。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成了“被压缩的人”,他的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被压缩了。
所以大部分中医认为抑郁症不单单是心理问题这么简单,而是整个生命的问题。
中医讲的“郁证”
在中医理论中其实也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理论解释,只是当下很多人没有注意罢了。
比如:
“郁”的提出源自古典医学著作—《内经》,其中有言: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五气之郁的治则。明代大家张景岳更完整全面的阐述了郁证,他认为郁证分两类:一类是因为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津液瘀滞不通,另一类是因为心情不畅,情志抑郁,气机失调导致的身体和精神出现了病症。
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肝属木,木郁达之。
同时,中医还讲颠病、脏躁(暂不赘述)。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所以很多了解中医的朋友都知道,中医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会根据你的独特身体状态来调理平衡,因为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
回到生命本身
有时候过度在意抑郁症这个诊断其实没有意义。
所有的心理问题,背后是关乎什么?
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关乎一个人对自己了解多少,或者关乎一个人是否愿意去了解自己,关乎这个人是否愿意了解这个世界。
就像心理治疗,我们不在意你到底是否是抑郁症,而是你为何出现抑郁,你是否认知和性格出现问题,有时候抑郁反而是在保护我们,它就像一个警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我们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当我们借助医生、心理咨询师、看书、旅行等等来重新了解世界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在成长,这些是比眼睛单独看着抑郁症这件事要靠谱许多。
长此以往坚持这样去做去反思,时间长了,抑郁症自然就会减少,你不必刻意要求什么。
其实医学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医学和西方的医学,最初的本质是在这里。而不是说:你有病,要吃药,不能停。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