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0-10-13 15:08 浏览次数 :
谭锦燕心理咨询: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心理学:这4种特征你有哪几种?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心理学:这4种特征你有哪几种?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对于抑郁症,我们也有了越来越科学的认识。
心理疾病,与身体上的疾病一样,同样会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生理上的病痛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情绪上的不适,同样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表现。
抑郁症的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习相关的知识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去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往往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抑郁症的形成与一个人的性格与认知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以下几个要点,或许可以给你提供些许参考。
缺爱的人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童年经历有着紧密的关系。
小时候缺乏照顾与关心的人,往往在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会缺乏足够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对于缺爱的人来说,可怕的不是身边没有爱自己的人,而是内心对于情感失去了感知的能力。
不仅对他人的关心感到漠然,对于自身的感受,也有一种疏离的感觉。
无法相信世界上会有人会无条件的关心自己,也无法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与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一种联结感。
有一种自己是抽离在人群之外的感受,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缺爱是一种很难克服的心理困境,因为爱是一个人存在的重要原因,而重新建立起爱的能力,需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感,重新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
想太多的人
过度思考,也是一种与自己感受脱离的一种表现。
对于习惯于过度思考的人来说,会认为,为事情找到一个合理化的解释,比自己的感受来得更重要。
心理学家将人们对负面事件进行过度思考的现象称之为反刍思维。当我们对一些负面的事情进行过度解读时,往往会夸大自己内心的担忧,以及设想一些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
思考与感受,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思考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是感受,却能够让我们的情绪获得一种存在的价值。
在应对过度思考这个现象时,心理学里有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叫做森田疗法。
简单点说,就是往死里想,想破头了,自然也就不会去想了。
不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适合自己的自我调节方法也有所不同。
冥想也是一种中止过度思考的有效方法。
过于忙碌的人
认为自己的感受缺乏价值,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所以我们常常强调倾听的作用,因为有效的倾听,往往能够让人从内在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对于一个过于忙碌的人来说,往往会疲于解决一些外部的工作或生活事件,因而对于自己的内在反而疏于关注。
与自己的感受脱离,是心理疾病产生的一种重要原因。
所以,在忙碌的生活里,留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超我过分严厉
超我,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内在的“父母”。
过分严厉的超我的外在表现就是“完美主义”与“极度自卑”。
两者的共同点就在于,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同时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
由于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的脱离,内心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衡的感受。
无法正确的对自己进行评估以及确定自己的目标,从而导致了失落感频繁产生,同时也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去探索与理解自己。
而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可能会持续与我们的一生之中。
正能量很重要,理解自己内心那些负面的因子也很重要。
感受真实的自己,拥抱它,接纳它。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