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1-01-14 11:37 浏览次数 :
谭锦燕心理咨询:你的社交障碍,不是因为性格内向,而是因为危险的人格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你的社交障碍,不是因为性格内向,而是因为危险的人格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每个人性格的不同导致了社交方式也变得不同,有的人天生善于交际,社交能力特别出色不管在什么样的人面前都能左右逢源,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事,都可以表现得八面玲珑,往来自如;有的人则不善言谈,害怕与人交往,回避社交,总是独自相处。
很多人想突破自己回避社交的障碍,但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却是无能为力,只好用自己性格内向来做完美的借口。性格内向是指人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不愿意表现自己。而这种“内向”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懂如何表达,一种是不屑表达。
在心理学上,对于拥有这样的性格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做“回避型人格障碍”。而回避社交,并不是因为内向,而是一种危险的人格。那到底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呢?
01
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指一种社交恐惧症,表现为社交焦虑障碍,对他人进行观察、研究、评价的社交场所有强烈的害怕感。
有些人害怕当众演讲,有的人害怕与领导讲话,有些人害怕与陌生人交流,还有些人见到人不爱说话,甚至怕与人进餐。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人情味,而是害怕自己出说错话惹人嘲笑,更害怕自己出现错的为行为冒犯他人陷入尴尬。
在成年之后,由于受到更多事情的影响,害怕与人交谈,导致自己过度自卑和敏感。这样的人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与他人建立亲密感。也就是很难有真心的朋友,和自己的圈子。
而环境也是的影响一个人社交能力的主要原因,这些社交恐惧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父母的训斥和周围人的嘲笑,使得自己对自己更加的否认,认为自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潜移默化的让自己产生自卑感。
导致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更加退缩,认为不会有人喜欢自己,害怕被嘲笑,害怕被看不起,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类人喜欢回忆童年时所遭受的不愉快,形成不安的思维模式,从而回避社交。
而具有“回避性人格障碍”的人,都很害怕在公共场所出丑,担心被他人拒绝和不喜欢。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而被嘲笑。
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突然被公之于众,像是“裸奔”在大庭观众之下的羞耻感和无力感,所以为保证自己的安全感,他们选择回避社会交往。来保证自己的相对安全。
在我们的身边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人,由于性格的障碍导致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圈脱离了关系,所以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人重拾自信,脱离这种障碍呢?
02
解决办法:
1.首先要对自己进行一个自我评定,正确认识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增强自我的价值感。要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虚心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优点。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才能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自信。
2.要做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最棒,我是最帅的,我是最有自信的,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多创造一些交流的场合,积极地进入到你身边的圈子。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付出坚定的行动。
3.学会变向思维模式,要清楚的明白回避型人格给自己带来的利弊,这种性格让你学会谦虚,做事很谨慎。反而也让你完全的脱离了你身边的所有圈子,丧失了一些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回避社交并不是所谓的内向性格。内向性格是一种自主寻求内心安静,对外界有不屑的态度,是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并不是害怕、胆怯而形成的自闭。和自我保护行为。
回避社交是一种危险的人格,这种人格会让你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磕磕绊绊。阻碍你的成长,让你迷失自己,内心充满无助与恐惧,会一次次错失展现自己机会,最后导致你与世界的完全脱轨。
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人必然要有复杂人际交往关系,而维持良好的交际能力是每个人必备技能。人需要有与人接触,交流,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结束语:
即使你现在身处社交恐惧之中无法走出,也不过过度的焦虑,要正确面对自己的回避型人格,及时的做出改变,不要因为自己的恐惧而丢失了你原本应该有的无限可能。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