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你对待食物的态度

发布时间:2021-06-15 10:09    浏览次数 :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你对待食物的态度,藏着别人对你的态度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你对待食物的态度,藏着别人对你的态度
好好吃饭,善待食物,是你呈现给别人积极生活、内心感恩富足的最好证明。
纪录片《人生一串》中说:“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人生在世,睁眼就是“吃喝”二字,我们的日子,流淌在热锅暖灶的厨房里,热气腾腾的生活,轮换于一场又一场的餐桌边。
而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于一餐一饭,一粥一汤中,不经意间就投射到你的人生。
01
对食物的耐心,藏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忱
杨熹文先生说:“一个人对吃的态度,会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的“吃商”,塑造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人要先吃好,才能好好思考,好好休息,好好待人。
吃好一日三餐,过好一年四季。
电视剧《什刹海》里,朋友问斌子:“为什么就你把面做得这么好吃?”
斌子自豪地回道:“我和其他人,那能一样吗?”
他说,为了做一碗好的打卤面,他每天亲自跑菜市场,每种食材都精挑细选,通辽的口蘑,五台山的香菇,长白山的黑木耳,四川渠县的干黄花......为了找到好的搭配角菜,什刹海大大小小的菜市场,他几乎转了个遍。
面,他得三醒、三揉、三扎,手工抻出来的五条板面,肉汤他提前好几个小时起吊。
食材一样不将就,工序一道不含糊,这才有了这一碗面。
朋友听完,竖着大拇指说:“就凭这耐心,你日子差不了。”
斌子笑着说:“那当然,这生活就似做菜,你得用心才能有滋有味。”
有人说,好好做饭的人最值得深交,因为做饭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为了让生活更美丽。
从你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对搭配的矜持不苟,对烹饪的一揉一捻中,别人看到的是你对日子的耐心与追求。
耐心做饭的人,在别人眼中总是自带一种柔和的光芒。
因为能耐下心来把各种生鲜酱菜,料理得色香味俱全的人,自然也能把生活过得如登春台。
02
对食物的珍惜,藏着一个人生活的态度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富家子弟,仗着家境,吃饭颇为浪费。吃饺子时只吃饺馅,不吃皮,吃鸡蛋只吃蛋黄,不吃蛋白,一块肥瘦相间的肉,他把瘦的吃了,扔了肥的。
父亲想让他学有所成,千方百计地为他寻得一位大儒,拜师前一晚,全家在府中宴请大儒。吃饭时,富家子弟还是依着性子,只吃自己喜欢的,每样都只吃几口,盘子里扔了一堆。
大儒看到他的行为,次日一早,就让人告诉父亲说:“令郎的性格我怕是教不了,大人还是另请高明吧!”
老话说:“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你所丢弃的饭蔬,是他人一脚泥、满身汗、扛过风吹日晒换来的;你所厌恶的肉菜,是他人时思量、常渴望,无数起早贪黑拼搏的。
作家林清玄曾说起他的外祖母,他说老人家对自己影响颇多,日常里,她碗里从来不会有剩饭,菜盘里的汤汁都会喝光,甚至是掉在桌上的米粒,她也会捡起来吃掉。
其实外祖母家里并不清贫,但老人家坚持认为,做人不能不珍惜粮食。
她自己一生的习惯是如此,对他们这些后辈的要求也是如此。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真正过日子,是不过于奢靡,不随意浪费,珍惜眼前的一茶一饭。
好好吃饭、善待食物,是你呈现给别人积极生活、内心感恩富足的最好证明。
因为每一道食物,从播种、育苗、施肥到收割,农人无不经历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
珍惜食物的人,别人看到的是你对农人汗水的尊重,是你珍惜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教养。
03
对食物的敬畏,藏着一个人的人格
曾国藩曾经遇到一位远亲前来投奔。这位亲戚家境贫寒、衣着朴素,但颇有学识,初见曾国藩时,他就当面表示要追随其左右,不求富贵、温饱即可。曾国藩也很欣赏他的才华,便准备一桌酒席宴请他。
席间两人侃侃而谈,无论天下大势,还是观古论今,这人都能句句言辞犀利,言之有物,两人相谈甚欢。但吃完饭后,曾国藩却叫人给他送一些盘缠,将其打发了。
身边人大为不解,后来曾国藩在写给他弟弟的信里提到:“某家赤贫,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宁其素耶!吾恐其见异思迁,故遣之。”
原来这人自称家贫,经常食不果腹,但在和曾国藩吃饭间,却嫌军粮粗糙,一边交谈,一边将米饭中的秕糠挑了出来。曾国藩由此断定此人心性不稳,不堪大用。
有人说,真正对食物的敬畏,应该是吃麻团时,珍惜每一颗芝麻的脆感、面的柔韧、甜馅的顺滑,而不是你喜欢吃芝麻,所以只把外皮吃了。
林清玄说:“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这个世间,雪怕太阳,草怕霜,饥饿之人最怕没米粮。天地间,一草一木,一茶一饭,没有一样东西来得容易。
对于端上桌前的食物,无论甜咸酸辣、精米粗粮,都当心怀敬畏,不随性辜负。因为对食物的敬畏,就是对生命每个细节的敬畏,对万千不同事物的包容。
大礼不辞小让,你随手顺心所为的细末小事,别人品到的是你行为背后的深博奥义,这往往决定着别人将怎样待你。
04
钱钟书先生写过一篇叫《吃饭》的散文,乍看指形形色色的吃相,细想却描述了人生处事和处世的哲学。
世间关系中,好友相聚,得搓一顿;久别重逢,得搓一顿;庆祝喜事,得搓一顿;感情失恋,还是得搓一顿。
一顿饭蕴藏了万种乾坤,饭蔬羹汤、杯盏交错,食物链接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接往来。
你对食物招挥任性,生活便是烟熏火燎的忙碌,随波逐流的得过且过。
你对食物惜用尽心,生活便可以一半烟火,一半琴棋书画诗酒茶。
毕竟有时候,你对食物的态度,写着别人对你的态度。
不将就一日三餐,不委屈自己的心和胃,不浪费粮食,以身怀敬畏的心,在食物和唇齿的碰撞中,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