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学佛,真正的精髓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8-03 12:08    浏览次数 :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学佛,真正的精髓在哪里?一个佛学小故事,告诉你人生智慧哲理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学佛,真正的精髓在哪里?一个佛学小故事,告诉你人生智慧哲理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高高在上,离普通人很远,实际上佛学里面有很多小故事,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韵理。
《百喻经》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有一个傻小伙来到了一户人家做客,主人好生款待他,请他吃饭,傻小伙说饭太淡,没味。主人知道后,便在他的饭菜里加了盐。
傻小伙尝了一口说道,原来加了盐的食物如此美味。加一点点盐就可以达到美妙的境界,如果多吃一些呢?是不是更好?
于是,傻小伙忍不住了,在空腹的情况下,偷偷吃了很多盐,结果,盐吃得太多,肚子很不舒服,导致自己得不偿失。
这就好像是那些修行尚浅的人,还未入门,却道听途说。别人说节食能入道,他不闻原理因果就去盲目节食,结果活活忍受了十几二十天。
这跟吃盐的傻小伙有什么区别呢?以为盐美味,就胡乱地吃,结果伤了脾胃,对自己没一点好处。
这个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不偏不倚,适中就好。
孔子说:“过犹不及。”也是这个意思,万事万物它本身就存在一个度,这个度需要你慢慢去琢磨和把握,倘若达不到这个度,事情可能就不够完美。倘若超过这个度,也许又背道而驰了。
《庄子》中有一句话: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道理也是一样的。
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好事坏事,都得衡量一下这个度。
坏事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人不可做恶,不过,有时候,咱们稍微调皮一下,跟别人开个玩笑,只要无伤大碍,其实无妨。
怕就怕有的人坏到了骨子里,那肯定不行。
那么你做好事,可以吗?可以,但也不能过度。比如说有的老好人谁都帮,结果有的人被帮助得多了,反而成为了习惯,以为别人就该这么帮自己。
假如有一天老好人不再帮他了,他反倒闹将起来了,你说这样的付出值得吗?实际上是给了他一种假象吧。
所以说佛学里面的很多故事读起来很有意思,但道理很深刻,中国人常说“儒释道”,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通的,真正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融会贯通的。
如果你觉得经典的文章太难读了,太不容易懂了,不妨读一读佛学小故事。
故事不长,简单有趣,内涵丰富。
比如,这本《百喻经》鲁迅先生也很喜欢。
他曾说:
“佛藏中经,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
佛教经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至极。有人曾经整理过,据说佛经卷数达到二万多卷,字数有三亿多字。
在这些经书中,有一本书深得鲁迅先生喜爱。这本书就是《百喻经》。
这本书由98个诙谐幽默的佛学小故事组成,里面的文字浅显易懂,又充满智慧。
它曾被称为是“佛教的笑话大全”。
这本书大约成书于公元五世纪。是一位叫做僧伽斯的印度僧人编写的。
这本书里的故事包括比喻和讲法两部分。它就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帮助人们认知自我,减少烦恼,精进修行等。
它非常适合普通读者,或许初学佛学的人阅读。通过故事的伸引,来理解深刻的佛学义理。
一个人修行的路上,不仅仅需要自己悟,还需要有人指引。有时候,对于某个问题,我们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对于高手而言,可能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我们的困惑。
人生之路,物质是基础,精神是财富,认知是境界。
古话讲“一通百通”,一个人通透了,心境就平和了,做事自然就稳定了,运势慢慢也会好起来。
人生历经铅华以后,你会明白佛学就是远处常明的心灯,永远在照耀着我们。
谭锦燕心理咨询(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