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思辨、思便、思变——《道德经》中跨越时空的人生智慧
道家,是中国哲学文化的源头之一。“道”字怎么写呢?先写一个“首”,再写一个“走之”,“首”就是脑袋,代表着思想;“走之”就是行动。也就是说,人必须先有思想,再将思想付诸于实践,知行合一,方能成功。
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的那样:“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生命的全部价值,都来自于思想。因为有思想,人才区别于其他动物,才显得伟大而高贵。
说起思想,就不得不提起《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东方圣经”的著作,不仅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之一,更是被誉为人类最古老、最系统的第一部“大成智慧学”。
这部思想圣典的作者——老子,是一位孤独而又充满智慧的老者,他将自己奇特而睿智的思想通过含蓄的言语表达出来,给予后人无限的智慧启迪。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三大智慧,便是“三思”——思辨、思变与思便。
01、思辨:对立统一的智慧
两个农民一起种地。农民A对农民B说:“我在地里施了10斤肥,结果增收了2斗水稻;之后我又改施肥20斤,结果增加了4斗。”
农民B听后也跃跃欲试。他往地里施了100斤肥,结果不仅没增产,还颗粒无收。原来是过多的肥料破坏了土壤,庄稼反而被“烧死”了。
生活中,我们总会不知不觉中陷入“单一思维”的牢笼,只能从某一方面观察事物,而认识不到事物是多面的。这种单一思维,可能是我们固执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的重要原因。
难以置信,两千多年的老子就已经一眼看破世人常规的思维模式,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了我们“思辨”的智慧。
《道德经》里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老子看来,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对立面。如果我们总是看到“有”的一面,不看“无”的一面,没有意识到“有无”之间的相生关系,那么做事就很可能会失败。
“有无相生”,其实体现的是矛盾两个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在《道德经》里,类似“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比比皆是。
《道德经》里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是一种“A是B,B也是A”的思辨思想。人生路上,我们常在得意时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殊不知盛极必衰;又常在失意时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却忘记了否极泰来的道理。
祸福相依的道理,不仅是思辨智慧的表现,更体现了老子“守住一颗平和初心”的人生哲学。
《道德经》里有言:道“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一种“A是B,又不是B”的思辨思想。
当我们的经验认为A是B,我们就会停留在这种经验的桎梏中难以自拔,而老子的思辨思想,就是跳出了固有的思维,站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之间。
《道德经》里有言:“大盈若冲,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
这是一种“A是非A”的思辨思想。大的充实就是不充实,大的成就就是亏缺。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任何事物都不只是由一面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老子的思辨精神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了“知行合一”。比如《道德经》里有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有七情六欲,若能将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便能帮助我们养生;如果放纵情欲,则能致死。思辨的思维被老子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予后人以无限启迪。
02、思变:迂回变通的智慧
《道德经》里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们常常对生活感到绝望,殊不知,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固有思维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如果懂得“思变”的智慧,人生则处处是转机,即便身逢绝境,也可能迎来柳暗花明。
老子的《道德经》,本身就充满了“变”的智慧。因为“道”本身就是运动、变化的。
《道德经》里有言:“(道)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在老子看来,“道”变化不息,甚至都不能给它取个定名。
而《道德经》里的“思变”智慧,更多体现在老子对“水”的推崇之中。在老子看来,“水”就如同人类的导师一般。
《道德经》里有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水遇到坚硬的岩石,不会硬碰硬,而会改变流向,用变通的方式巧妙地迂回。
在道家看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质固然高洁,却缺乏智慧。比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了首阳山;鲍焦不满时政,廉洁自守,最后抱木而死。若是他们能读懂《道德经》里的思变智慧,懂得“曲”中求全,迂回变通,便能在保全性命的同时守住气节。
与思辨相同,老子的思变精神也同样广泛运用到实践中。比如,这种以退为进,迂回取胜的思想就常常运用到了军事领域里。
《道德经》里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
意思就是说,军队的退能激发起士兵的“哀”,从而激发士气,取得胜利。以退为进并非单纯的投降,而是避开敌人的锋芒,以智慧取胜。
03、思便:用全局之眼看世间万物的智慧
人的基本思维是建立在二元对立的架构之上的,我们惯于将人分为好人或坏人,将事情分为好事和坏事,正是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让人类无法突破思维的局限,而常常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与东方的圆融思维相比,西方思维的二元对立更为明显。比如基督教中的天堂与地狱的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而《道德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想,获得了“思便”的智慧。
譬如,《道德经》里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就是,当天下人都知道美,这就变成了恶;当天下人都知道了善,就变成了不善。
乍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从小到大,老师、家长都告诉我们要分辨善恶美丑,为什么天下人都知道了善,反而成了不善呢?
这是因为在老子看来,人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才有所谓的美丑、善恶、是非,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二元对立思想。但如果在“道”的世界里,摒弃了这种虚妄的分别心,那么就无所谓美与丑,大与小。
人的世界一旦有了对立的分别心,就难免会有冲突和战争。比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就曾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所有的犹太人视作恶的一方,这才有了之后希特勒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悲剧。
而在生活中,人若是有了二元对立的思想,也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制造对立。就像老子说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你以自己的“善”为标准,视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为“不善”,那么就很容易用自我的标准去界定别人,这也就是常见的“道德绑架”。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并不是告诉我们要善恶不分,而是告诉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界定善恶,要跳出二元对立的思想,用全局之眼纵深地看待事物。
04、“三思”——《道德经》最重要的人生启示
哲学家尼采曾说:“《道德经》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尽是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而“三思”,便是《道德经》里宝贵的智慧财富之一。
老子的“思辨”,要求我们要摒弃单线思维,对事物要懂得辩证分析;
老子的“思变”,要求我们不要一根筋走到底,学会变通,人生并没有绝对的绝境;
老子的“思便”,要求我们告别二元对立的思想,抛弃虚妄的分别心,用一种更包容、更豁达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在这个时代,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很多时候,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你的思维方式有多高级,决定了你能飞多高,走多远。
只有我们真正学会用“三思”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才能因事因时因人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让你的胸怀像海洋一样宽广。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