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子女长大后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26 14:30    浏览次数 :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子女长大后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对他做这件事开始,就错了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子女长大后为什么不心疼你,从你对他做这件事开始,就错了
为什么送父母礼物,
他们永远都不开心
前段时间,因为一则#男生给母亲买花被骂哭#的视频,网友几乎吵翻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母亲发视频称,儿子瞒着她给她买了一大束花,她看到后很生气,觉得花不实用,过不了几天就得扔掉。
于是从来不骂人的自己,把儿子指责了一通,让他去退掉。
没想到,退了花的儿子觉得很委屈,回家后就哭了。
而这位母亲呢,不仅没有安慰,反而把儿子擦眼泪的模样,拍下来发到社交网站上。
还配文说:
“我明白送花是儿子的心意,只是希望儿子送礼物时能做到自己开心,接受的人更加开心。”
结果,视频发出后,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指责这位母亲。
有人认为,既然是儿子的心意,作为母亲不该糟蹋。
好熟悉的家长常规操作,简直像被训化了一样。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心意,但嘴上就是要批评教育一番。
还有人在她过往的每一条视频下面发表恶评。
这以后怕是一个礼物都休想收到了,然后,又要吐槽自己孩子“不孝”了。
为什么这位母亲的做法看着让人这么生气?
因为,我们都曾是那个哭泣的孩子。
还记得去年,一对母女的聊天记录在全网刷屏。
一位女儿在网上给妈妈买了一条裙子。
不料妈妈收到后,第一句话却是:
“不好看,能退吗?”
“这个颜色好土,我不喜欢。”
当女儿表示这种款式今年比较流行时,妈妈直接回复:
“质量很差,没档次。”
“一点成熟感都没有。”
在女儿希望妈妈能先试一下时,妈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
“不想试。”
“你的审美太差了。”
甚至第二天,还不依不饶地追着女儿退货,指责她浪费钱:
“不退我就扔掉。”
“那就快点取走,以后不要乱给我花一分钱。”
说实话,这些聊天记录看得我很难受。
代入了一下自己,满心欢喜地给妈妈买礼物,妈妈不但不领情,还一直泼冷水,任谁都会难过。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其实并不在少数。
每次面对子女送的东西,都是特别厌恶的态度,“买这些东西干啥”“浪费钱”“拿去退掉”,或者转头就送人。
他们好像永远没有办法开开心心地接受,哪怕先不穿不用也行。
不,非要打压一顿。
难道想要对他们好,想让他们开心,还错了?
父母心口和喉咙之间,
横亘着“羞耻感”
我们的父母身上,似乎有一种很明显的“矛盾感”。
明明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有出息、懂感恩。
可是当孩子真的对他们好、关爱他们时,他们又会下意识地感觉不安。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大程度上源自他们成长的大环境。
现在的大多数父母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挨过饿,受过冻。
所以哪怕是现在有条件、有能力了,依旧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觉得吃苦才能让他们踏实。
我想起了我的一位亲戚。
人挺能干,在家也很贤惠,对女儿的付出绝不输给家里的任何一个人。
但女儿和她的关系,并不好。
一开始我很困惑,直到有一次去她家,目睹了她是如何将自己和女儿的关系搞僵的。
那天是她的生日,女儿也回来陪老两口。
她高兴地做了一桌子菜,留我们一起吃饭。
本来其乐融融的氛围,却在收到一个蛋糕外卖后,戛然而止。
她说:“又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嘛,又甜又不健康。”
她女儿说:“那不是你生日吗,买个蛋糕庆祝一下,你又没吃过,吃一小块试试。”
然后她就开始喋喋不休:
“这么大肯定很贵,生意人最精的,整天糊弄你们花钱。以后别买了,每次都是乱花钱,还不如用这些钱买几斤肉……”
那一顿饭,我们坐在旁边,真的十分尴尬。
我这才知道,她女儿为什么跟她不亲。
这样的场景可能已经重复上演过无数次。
后来我也劝她:“孩子也是一片孝心,买都买了,何必再说那些堵心的话呢?她以前给你买过那么多东西,你不也用得挺好。”
但她完全听不进去,很激动地说:
“我只是不想让她多花钱而已,我又不需要那些东西。”
在心理学上,这种感觉被称为“不配得感”。
因为长期以来在生活、情感方面的匮乏,让他们潜意识里不敢接受别人的好,总担心会给别人增添麻烦和负担。
所以很多父母收到礼物,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浑身不安。
下意识地,就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物品的物质价值,而看不到寄托在物品上的情感价值,更别说接住孩子的爱了。
有的父母甚至还会认为,接受了孩子的好,就是向他们低头,孩子就会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于是通过责怪、打骂,甚至是践踏子女的心意来掩饰自己的不安,维护自己在他们面前的控制感和权力感。
父母不以为然,
孩子泪流满面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只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如同咒语束缚着他们,让他们活得拧巴又累。
这对他们来说,或许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对孩子来说,父母每一次的拒绝嫌弃,都像一柄柄利刃,一刀一刀凌迟在他们的心头。
伤的不仅是他们的心,还有他们对父母的感情。
随手在网上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对被父母践踏心意,难以释怀。
可悲的是,到了要奔四,还被这种成长环境和家庭搞得重度抑郁,浪费了最宝贵的生命时间段。
现在不再对任何人抱有期待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独自一次次爬出深渊还没挂。
我与母亲的关系就是这样,你做的再多,全世界都说你好,只有母亲非常吝啬,不会夸你一句。
还会通过贬低我的礼物来向周围人炫耀,死要面子的那种。
有一位博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以前我也喜欢给家里买礼物,但是从来没有得到好的回应。
上学时是‘给我礼物没用,学习好才有用’。
工作后,买鞋他们不爱,买棉衣‘领子高了,低了’,买其他的,便是‘我多的是,你说你买个东西也不知道先问一下‘。
但是真的不买吧,他们又会说我没想着他们。
去年过年,我买了条4000元左右的金项链给我妈,她收到了也不开心,说太细了。
哎,我也很无奈,即便是在她看来细细的金项链,我也是攒了好久,都不舍得给自己买。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其实我多数情况下只是他们发泄情绪的工具罢了。
所以现在我已经许久不跟他们联系了,有时候他们发来信息,我也不想回复。
因为我不确定,他们是真的想要关心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又想说些什么。
未来的日子,该尽到的义务我都会去做。现在的我心态还是不够好,我害怕自己会变得跟他们一样,所以我只能暂时远离。”
这段故事,看得我难过了许久。
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怕还有着血缘关系,也会失望、难过,然后一点点地累积,最终变成绝望。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父母还在期待子女感恩,但子女已经默默远离父母。
放弃对父母的理想化期待,
也许才是变好的开始
但令人欣慰的是,文章开头的这位妈妈,看到大家的评论后,对自己当时不冷静的行为无比后悔。
“我想了一晚上,自己确实做错了,没控制情绪,伤了儿子的自尊心,自己已经跟儿子道歉了。”
并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做出改变,会珍视儿子的每一份心意。
毫无疑问,这位儿子是幸运的。
但我想说的是:
其实对于很多人,尤其是成年人来说,父母是否改变,是否道歉,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对父母感到失望,难道仅仅是因为拒绝礼物吗?
不是的,归根结底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们也抱有期待。
期待他们开开心心地接受礼物,然后获得他们的感谢与认可,期待他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爱自己。
这是一种正常需求,人和人之间只要有了链接,就会有期待。
可现实是,大多数父母都只是一般的父母,他们的很多观念、想法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所以,与其奢求他们改变,不如放弃对他们的“理想化期待”。
也许会幸福得多。
我有一个朋友,早些年也很介意父母的反馈。
后来慢慢发现,既然怎么给他们买东西都是错的,那就干脆直接给钱,他们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只有在过年和他们生日时,会另外再买一些礼物。
但是买东西,她原价就说原价,攒钱买的就说攒钱买的。
他们说不要的,那就直接退货。
用她的话来说:
“爱是相互的,没必要被践踏,而且本来就是出于本心孝敬他们,而不是期待他们评价。
再不济,就想想他们这么多年辛劳养家,在养育中也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这样也能安慰安慰自己,心里释然一点。”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是父母无法选择。
即便现阶段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也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已经长大,跟他们努力分个是非对错,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课题。
如何用成年人的方式去应对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爱自己,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功课。
就像有句话说的:
“所谓成长,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好,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弥补那些缺失的爱。”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处,但你才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最后,我也特别想说,我知道对父母来说,跟孩子道歉比登天还难。
但我依然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父母,能有一点点小的改变,哪怕是最微小的心理撬动,就足够了。
也希望你可以勇敢地将文章分享出去,或是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故事或想对父母/孩子说的话。
愿天下所有父母和孩子的爱,都是双向奔赴的。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