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心态好,一切都会好
包容的心态,放大你的梦想
有一位教授在某个栏目里说,曾国藩这个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这个人什么事情都会记下,然后过几天看看。据说,有一次曾国藩和一个官员有了冲突,事后过了几天,他翻看记事本,发现是自己的错误,于是就马上不顾天黑,跑到那位官员家去登门道歉,最后还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就是这个人在很多地方帮了他不少,成为他官场上可靠的盟友。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宽恕,是通向自由和快乐的捷径。以下几点建议能帮你消除仇恨、宽恕伤害你的人:
先要确定仇恨情绪的来源。
开诚布公地承认你心中的仇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你有勇气向他人承认自己心中的仇恨,那就意味着你走出了宽恕的第一步。仇恨对事不对人。你可以对别人所做的对不起你的“事”生气,但你不必对得罪你的人“恨之入骨”。
把心胸放开阔些。不必对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仇恨的根由发现了之后,要紧而且是最有效的事便是——忘记它。忘掉仇恨要有耐心,慢慢来,自然“水到渠成”。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用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来显示对他人的包涵与谅解,这是宽恕;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而被人误解或失去信任,但“人不知而不愠”,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恕。
学会了宽恕,你便会变得善良,学会了宽恕你便会发现很多都是无心之过,从而让你的生活更加精彩,有更多的快乐。
我心坦然:事既已如此,不如接受
小柯原本是公司里的修理工,因为表现优异,才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提升为领工,负责管理公司里所有大大小小的机械。
这么短的时间便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着实给小柯带来了不少压力。升职后,他一面积极参与公司里的各种事务,一面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
午夜,小柯时常梦见公司出现了什么问题或错误,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无一夜好眠,“焦虑”时常伴随着他。
一日,公司的四部牵引机同时出故障,作业一度陷入瘫痪,小柯终日担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完全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好请求上司的帮助,向他报告这突如其来的意外。
小柯心想发生了这样的事,上司一定会大发雷霆,自己的职位也将不保,因此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浑身发抖地来到了上司的面前。
想不到上司听了小柯的陈述之后,居然继续做他的事,连头也不抬一下,只慢条斯理地对小柯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机器坏了,那就把它修好啊!”
小柯听了这番话,多日来的烦恼、恐惧全部一扫而空。是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于是小柯以极佳的效率,迅速修好了那四部有故障的机械。
从此以后,他不再为焦虑所困,很快地适应了自己的工作,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工。
西方有一句名言说:“责任和今天是属于我们的,结局与未来则属于上帝。”这句话与中国古谚“尽人事,听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明天太遥远了,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无须惊慌。
问题已经发生了,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力解决,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麻烦,除非是你不断替自己制造麻烦。
卡耐基碰到一个在纽约市中心一幢办公大楼里开运货电梯的人,他的左手被齐腕砍断了。卡耐基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悲伤,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悲欢。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内在的力量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常识告诉我们,事情已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那么,请保持我们的理智,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扰”。
许多有名的人,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过大的压力下被压垮。
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先生谈到他如何避免忧虑的时候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影响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
他的想法正和1900多年前罗马的大哲学家依匹托塔士的理论差不多:“快乐之道无他,就是不要去忧虑我们的意志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莎拉·班哈特曾经是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她在71岁那一年破产了——所有的钱都损失了,而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基教授告诉她必须把腿锯断。她因摔伤染上了静脉炎,腿痉挛,医生觉得她的腿一定要锯掉,又怕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脾气很坏的莎拉。然而,当他告诉她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只好这样了。”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哭,她朝他挥了一下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过的一出戏里的一幕。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精神,她说:“不是的,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承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手术后,莎拉·班哈特还继续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狂了7年。
“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这句话对现代人仍有教育作用。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就能节省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的生活。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精力,既能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选择一个。遇到一些令人不可接受而客观上又不能避免的事实,不要死缠不放,要立即转换角度,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从而立即做下一件事情。
别为小事抓狂
有一个人夜里做了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位头戴白帽、脚穿白鞋、腰佩黑剑的壮士,向他大声叱责,并向他的脸上吐口水,吓得他立即从梦中惊醒过来。次日,他闷闷不乐地对朋友说:“我自小到大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但昨夜梦里却被人辱骂并吐了口水,我心有不甘,一定要找出这个人来,否则我将一死了之。”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便站在人潮往来熙攘的十字路口,寻找梦中的敌人。几星期过去了,他仍然找不到这个人。结果,他竟自刎而死。
看到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嘲笑主人公的愚蠢,做梦乃是一件极其稀松平常的小事,做恶梦也是常有的事,怎么能为此而大动干戈呢?
可生活中就有许多人为小事抓狂,为一点小事而和别人闹翻脸,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例子每天在街上都能看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的时候,事情虽小,但杀伤力却很强,小则破坏人的好心情,大则可以让人前功尽弃,甚至送命。历史上有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啊?今天不也正在上演一幕幕这样的悲剧吗?
一棵大树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它都挺过来了,但最后,它却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永远倒下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一开始树还没有感觉,但却渐渐伤了树的元气。最后,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也没能把它摧毁,却栽倒在小小的甲虫手里。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却被小事搞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家务事虽小,再大的清官却也断不清。其实并非清官无能,而这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亲人之间,为一点点小事而反目成仇,实在是不应该,为何要给他们分个一清二白呢?就让他们糊涂到底吧,这样反而比分清谁是谁非更好。
别为小事抓狂,对待一些委屈和难堪的遭遇,在内心转换成另一种心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化解这一切。如果能从中得着更大的益处,不也是另一种收获吗?这不是比到处记恨别人,处处结下冤家强吗?有一则小故事说,有一个人经过一棵椰子树。一只猴子从上面丢了一个椰子下来,打中他的头。这人摸了摸肿起来的头,然后把椰子捡起来,喝了椰子汁,吃了果肉,最后还用外壳做了个碗。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小事情。你之所以对小事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是因为没有把精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当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生活中的烦恼便会大大减少,就不会再为小事抓狂,因为你在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不在乎身边这些丁点的麻烦事了。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时,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是我生活目标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吗?为此花费时间与精力值得吗?”当你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时,相信心中就有了答案。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者,无不豁达而不拘小节,善于从大处着眼;从长计议而不目光短浅,从不斤斤计较,拘泥于琐碎小事。
嫉妒是一种最无能的竞争
嫉妒是一种最无能的竞争,是成功路上最危险的杀手。
某人有较好的房子,某人有优美的身材,某人有更多的钱,某人有更具魅力的人格,与其一比较,很多时候就会产生嫉妒。
虽然,这种心理,几乎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很少有不心动的。但最好的方法是把心动化成行动,而不是嫉妒。
嫉妒是一种缺乏自信、深感失落的心理感受,它是邪恶的开端,有着丑陋的本性,犹如用冰棱磨制的冷箭,不敢在阳光下发射;又如用阴谋绑成的棍棒,只能打别人的影子。
一位美国作家说过:“当朋友取得成功时,我们心中就有一些东西被摧毁了。”
每一个人都在嫉妒别人,因为嫉妒,我们就创造出了地狱,因为嫉妒,我们就变得很卑鄙。如果每一个人都在痛苦,你就觉得很好;如果每一个人都失败,你就觉得很好;如果每一个人都很快乐、很成功,那个味道就变得很苦。
嫉妒总包含着一股不平之气。嫉妒越强烈,这股愤愤难平的情绪也就越强烈。无怪乎总见有嫉妒者拿着“讨公平”的借口来为自己的恶意作辩护。对于嫉妒者自己,“不公平”不是“借口”,而是出乎嫉妒者的真实感受,出自嫉妒的逻辑。很多时候,嫉妒者自己都无法为这种不平感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
嫉妒总是耻于言说。如果要嫉妒者表态,听到的只会是强词夺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视事实的夸大。假如想到嫉妒者总要有意无意地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相信他是一个蒙受不公者,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他夸大与受妒者的差距,以加强自己不平情绪的正当性。但对命运之不公的夸大,往往不能说服旁观者,却成为嫉妒的显见标志。嫉妒让人孤立,让人的心灵走向黑暗。
放弃比较,嫉妒就会消失。当你开始培养你内在的财富,你才能够放弃比较,不再嫉妒,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
当然,在放弃嫉妒之心的同时,你还要感谢嫉妒,因为是嫉妒让你成长为一个越来越真实的人。不要再盲目地跟别人比较了,学会爱你自己、尊敬你自己,那么成功之门就会立刻为你打开。
因为嫉妒,所以你开始变得很虚假,因为你开始装出你没有的东西,你开始模仿别人,跟别人竞争。如果某人拥有什么东西,而你没有,在自然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有,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找一些廉价的代替品。所以说,嫉妒是一种最无能的竞争。
克服嫉妒,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
何谓嫉妒?
培根写过一篇《论嫉妒》的文章,对嫉妒做过精彩的分析。他写道:
“好嫉妒别人的是这样的一些人:无德无才之人,他们不能从别人身上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必定找别人的缺点来作为养料,用败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其自身缺乏某种美德,以贬低别人的美德来实现两者平衡;好打听闲话,他们以发现别人的不愉快,来使自己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只有闲人才能享有它,而所有埋头自己事业的人,根本没工夫去嫉妒别人;有某种难以克服的缺陷的人,他们因为自己的缺陷无法补偿,需损伤别人来求得补偿;经历过巨大灾祸和磨难的人,这些人乐于把别人的失败看作对自己过去所历痛苦的抵偿;虚荣心甚强的人,他们不能看到别人在一件事业中总是强于他们,他们不能容忍同事或他们非常熟悉的人被提升。”
那么,好嫉妒的人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危害他人呢?
一是,想方设法贬低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想方设法抹杀他人的成果。明明是黑的,他却说是白的;明明获得的成果有十条,他却只说二三条;明明他人获得的成果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他却大指特指应用的局限性。总之,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等同:以此来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
二是,想方设法算计他人。这类人整人很有一套本领,当他发现从正面无法抹掉他人的成果时,于是通过搜集他人“隐私”的方法将其打倒、搞臭。最常见的是所谓的“男女关系”“生活作风”之类的“桃色新闻”等,一时间,搞得满城风雨,将人搞得狼狈不堪;有的蛮有才气的人,并没有失败在自己的事业上,然而却惨败于嫉妒者发出的莫须有的“秘闻”之中。
三是,想方设法地整倒、告倒被嫉妒的人。好嫉妒的人总会拼上一股子邪劲,上蹿下跳,到处找领导,到处写黑信,写匿名信,对那些真的、假的,道听途说的、自己捏造的,都统统列上,给他嫉妒的对象列“罪状”,这些“罪状”中,只要任何一条“成立”,都可将他人置于死地。碰到个糊涂的或过于认真的或本身就有嫉贤妒能毛病的上级,于是便认假为真,一查就查它个把年,尽管最后都落实了澄清了,但是,那些被嫉妒者却都因此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和“关键时刻”。对嫉妒者来说,这也就算是达到了目的。
四是,当发现所有的手段都使尽,都无效时,于是自己便赤膊上阵,或是像泼妇骂街似的咒骂对方,或是在群众面前公开地散布流言蜚语。这时的他,似乎大有“豁出去”的那股子劲,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坏的结果不就是“两败俱伤”吗?反正他除了嫉妒之外已经再没有别的本事了。
嫉妒会使人失去心态的平衡,会使人失去抑制力、判断力,会使人失去良知和教养,会使人变得疯狂。它不但危害嫉妒者本人,更是危害众人乃至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黄疸”。
谭锦燕心理咨询、疏导(调理)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