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如何规划好顶级的人生
很多的时候并不知道如何规划好人生,提前做好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所在时代的父母,大多都万分焦虑:心心念念地希望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
心心念念地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上学; 心心念念地盼着自己的孩子取得最好的成绩;心心念念地指望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能到清华北大,甚至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似乎一旦这个结果达成了,孩子们便成就了一生,幸福了一辈子。
他们并不关注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
他们要么盲目焦虑未来,要么盲目随波逐流,而骨感的现实却往往是:在教育子女的路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甚至并不真的在意从北大、清华、哈佛、耶鲁毕业的学生,是不是如愿成就了一生,幸福了一辈子。围绕认知、智商、技能所进行的教育,所设计的课程,充斥着当前的教育界,人们早就忘记了教育初心,忘记了教育的核心对象,是人本身,或者是说,是人性本身。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叫《性格的力量》。英文原著书名是《How Children Succeed》,直译就是《孩子如何成功》。我其实更喜欢英文原名,因为这个题目更能引发读者思考,想打开书去一探究竟。《性格的力量》这个中文译名,则直接给了答案——成功并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性格,这里说性格,其实是有些以偏概全的,精确来说就是非认知、非智力因素。
作者保罗·图赫,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资深编辑,却因为自己儿子的出生,辞职去全美深度探究教育的本质,他与世界顶级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实践者访谈、观察、研讨,著成此书。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教育之旅,作者给出的不仅仅是揭秘那些耳熟能详或者不明就里的心理学、教育领域的概念、现象和理论,他更想找到答案,找到解决方案。这正是这本书与普通心理学、教育学书籍相比,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再比如,你阅读了《刻意练习》,懂得了伟大成就背后的秘密,作为父母的你,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3岁以后,刻意练习某种技能,每天长达8个小时?
那些让人绝望的青春期少年快成了垮掉的一代,你的解决方案难道仅仅是放弃他,去要个老二?
保罗·图赫不满足于知道这些因果和关联,以及一些帅爆了的比如“心流”这样的词汇。他的目标是——寻找答案!于是,他成功探究了一套成长全程的教育路线图,从这本书涉及的专家、教育家、学者所占领的至高点来说,《性格的力量》堪称一部顶级的教育规划之书。
01的确,一切要趁早
在这里所谓“成功要趁早”,可不是一句恶俗的宣言。
这里的趁早,是指早期应 全力避免压力性事件 ,建立孩子与养育者的 安全依恋关系 。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遭受的不良经历,和成年后的负面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显著到令人震惊的局面: 儿童早期的不良经历(被称为AC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包括但不限于身体虐待,性虐待,身体和心理上遭受冷落,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常情况,比如离婚、单亲或家庭成员入狱,患有心理疾病,吸毒等等情况。举个例子,早期经历过ACE的孩子在成年的时候,吸毒的行为的倾向性是没有ACE的人的46倍!
儿童早期不良经历带来了压力,压力通过一个被称为HPA轴的脑部结构,将环境养育的不良因素深深刻入了人的大脑的生物化学层面。HPA轴代表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一条轴线,这描绘的是大脑和身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从而形成了化学信号的过程。当某种威胁出现时,HPA被启动,用以保护我们自己。但儿童早期不良经历往往带来的是威胁的频频出现,因此HPA轴承受着过度的压力。长期来看就会对他们的身体,心理和神经带来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
举个例子,比如威胁来了,紧急的压力会使血压骤然上升,对危险的情况作出应急的反应,为肌肉和器官提供充足的血量,以备“战或逃”,这是它的积极作用。但是反复升高血压则会造成动脉的粥样硬化,甚至导致心脏病的发生。这就像在身体中安装了频繁被拉响的消防警报,起初的状况是真实的危险——ACE,而后面的麻烦则是根本修不好的消防警报器——失控的HPA。
另外一个与压力相关的化学物质叫皮质醇。正常情况下的皮质醇释放,对人应对压力有保护作用,而长期压力导致的过度释放的皮质醇,显现为新陈代谢的变动: 血糖升高、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性欲减退以及极度疲劳等一系列影响情绪、健康、甚至寿命的负面效应。
经过纽约州立大学对1200多名婴儿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实验,从出生对他们开始进行长年跟踪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只有 在母亲对孩子漠不关心或是无动于衷 的时候,家庭暴力、混乱或拥挤之类的环境风险,也就是ACE事件,才会对儿童的皮质醇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神经学家们认为,良好的抚养和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是反映于生理和心理,更是一种生物化学意义上的存在。
神经学家迈克尔米尼对几百只老鼠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他将幼鼠分为两组,一组是经过母鼠舔舐和抚摸的幼鼠,一组是未经母鼠舔舐和抚摸的幼鼠,两组幼鼠在长大以后,经过舔舐和抚摸的幼鼠更勇敢,更凶悍,更加善于适应环境,而且通常寿命更长。这个实验给我们的一个提示是:如果早期有效控制ACE,提升爱和关注,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在今后的路上会走得更长,会更有面对困难的力量呢?
这样的结论,到底是不是可以应用于人类呢?加州大学开发了一种新治疗方法—ABC模式,他们选择的对象是ACE的高风险人群,通过这样的治疗模式,来改变他们之间的亲子依恋关系,实验结果证实了:通过这种提升早期依恋的实验设计,这些孩子显示出更高比例安全依恋关系。后来这一种设计,甚至被推广到非亲生父母和子女之间,结论是:依旧有效。这给再组合家庭,收养家庭,一些自己内心有伤的父母,都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力量和信念。
在儿童的早期疗愈方面,也有许多其他方式的尝试,比如尝试扩大孩子贫困家庭孩子的词汇量。但实验结果表明,越是早期,其他手段都几乎无效,孩子越小越要发展依恋关系,因为依恋关系,会大大的扩展,儿童成长和完善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谈得上去探索世界。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些关于早期训练孩子的所谓延迟满足的一些方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比如孩子哭闹,一开始不要急于过去响应,哭多长时间以后再去看他——这一类的训练。本文的作者,在此处的结论是:请你在一岁之内,忘记这种训练。在孩子1岁期间,如何宠爱和关注孩子,都不为过,孩子表达任何需要的声音,父母都要第一时间跳到孩子的面前去回应他!
安全依恋关系的根本意义在于:极大的拓宽了孩子的心理空间,这不仅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也影响到孩子是否能打开认知大门的根本意愿。因此早期的伤,表面上看到的心理层面的伤,深度上根本捆绑着着孩子未来的学业、工作、技能、社交、恋爱关系等一切人生展开的方方面面。
而对于那些拥有养育智慧的“超级母亲”,超乎寻常的教育和一对一的全力引导,会让孩子们的人生发展,优于那些只接受过平均关注水平的孩子。因此我们可以将高质量的母亲,等价于孩子的更强的自信心,更强烈的好奇心,也几乎可以等价于孩子成年后的更为强大的心理恢复力。
第一部分加强版核心词: 儿童早期,ACE, 大脑HPA轴,皮质醇,老鼠舔舐抚摸实验,ABC模式,依恋关系,安全依恋。
02 早不了了,青春期已到
我最近主讲的一些家长课堂,家长们了解了早期养育与后面人生方方面面高度相关的问题,反思早年养育的做法,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无奈,自己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他们普遍问道:是不是晚了?
心理学家斯坦恩伯格甚至指出,之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是一段危险的时期,是因为刺激处理系统在青春期初期已经发育成熟,而认知系统的成熟却要到20岁以后。因此在这几年里,我们其实是在疯狂无度的处理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却缺乏以责任心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来约束克制我们的行为。这种情形,与出生以来伴随的超载的HPA相遇时,注定会酿成一杯威力无穷的毒酒。
但是,这样的问题孩子就真的没救了吗?芝加哥校区管理局,提出了一项青少年辅导计划,这个计划帮助了无数青少年,从暴力堕落的边缘重回人生正轨。凯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一起看看她的例子。凯瑟生长在一个非常糟糕的街区,吵闹、暴力、凶杀、吸毒贩毒层出不穷。凯瑟姐妹几个和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父亲基本上是缺失的状态。凯瑟儿时起,就受到一位舅舅的性侵,她从内心希望母亲能站出来主持公道,然而母亲并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凯瑟开始变得有强烈的暴力倾向,时常和妈妈争吵,而将不能完全发泄在妈妈身上的怨恨,在学校里仅仅因一言不合以最强烈的方式发泄给同学。
进入少年辅导计划后,她被配对了一个辅导员,这个辅导员叫拉尼塔。31岁的拉尼塔住在同一个街区。经营着一个美容院,这是她的本职工作,这家美容院温馨、好客,为这个荒凉冰冷的街区平添了一份生机。
凯瑟内心深处隐约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美容师,因此拉尼塔在她的美容院里为凯瑟安排了一份洗发工的差事。凯瑟偶尔还会协助发型师进行造型,编辫子或做卷儿,很多邻家男孩最喜欢的发型,甚至都出自于凯瑟之手。
拉尼塔还是一个忠实的教徒,经常在教堂做礼拜,但她并不古板,她相信女性的外表和内心一样重要,因此,她的辅导既包括外在的形象改造,也包括内心的改造。见到凯瑟第一面的时候,她就说服了凯瑟做美甲染头,还要学习化妆,接假睫毛,选择时尚的服装。每天,两个人都会在美容院或其他地方相处几个小时,一起吃饭,一起打保龄球,逛街,聊天,俨然是一种无时不在的长期沙龙式治疗。每周日还会在美容院里,为凯撒和其他几个在青少年计划中的女孩子组织一场晚餐,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谈论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母亲对他们的漠视,父亲对自己不负责,或谈论帅哥,毒品,性格或其他话题,凯瑟深深觉得拉尼塔这位大姐姐和这段时间彻底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
后来凯瑟开始专注学业,成功地高中毕业,报考了大学的美容专业,只要她顺利毕业,拉尼塔就愿意提供全职工作给她。按照她的毕业计划,五年之内她就可以购买一个比较不错街区的公寓,她的目标是,彼时会把妹妹们一起搬出来,离开原有的生活街区,让妹妹们也了解到,这才是他们本来值得拥有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
这么大的发心,还来自一个插曲,因为凯瑟发现,她的一个妹妹也受到舅舅的性侵,她果断地将舅舅上报,绳之以法,尽管母亲因为经济问题一开始不赞成,后来也因为凯瑟的坚持改变了想法。
这个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尽管儿童的大脑健康发育可能在八岁左右就完全停止了,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事实是:以感情、心理、神经学路径为对象的干预方式,在儿童发育晚期以及青春期更有效,而且远比认知干预有效。
让我们一起来从凯瑟的案例中抓取一些关键的规律:
-拉尼塔的形象是一个青春期孩子最喜欢的家长形象——大姐姐,这是一个平辈的形象。这个形象的核心词是“能懂我”,背后的寓意是不评判我,尊重我,和我一样有情有义。
-拉尼塔创造的工作场所吻合了凯瑟的兴趣——美容美发,激发了她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大姐姐拉尼塔的榜样影响下,她甚至将此作为职业路线,去努力拼搏,这份工作让凯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殊不知,冷漠和过度保护的父母们,带来的通常是孩子不同程度的自我价值感丧失。
-凯瑟有了一个可以定期交心和抒发真实情感的接纳她的圈子,这个畅所欲言的圈子,是有拉尼塔监护下的平辈的圈子。拉尼塔提供美食和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轻松地畅所欲言。青春期是一个情感极其充沛和动荡的人生阶段,畅快表达,定期释放,这对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是最好性格整理。
-早年的伤的确会导致一个孩子在青春期时的堕落,甚至整个人生的毁灭,但也有可能因为遇到真心付出的疗愈者,获得专业而恰当的疗愈,重新振奋实现自我价值,重新获得应对生活的力量和技能。这种有着从低谷走出来过的经历的人,往往才能成为那些为了同类弱者的不幸,而战斗到底的真正勇士,经过了被疗愈的过程,才懂得如何疗愈不幸的同类。早年遭到性虐待的凯瑟,在如何勇敢地对抗妹妹们的性侵事件的这件事,就是最好的佐证。
第二部分加强版核心词:青春期,尊重,平等,情绪表达,自我价值,疗愈和被疗愈。
03高成就背后的黄金非智力因素
各种实践派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通过了某些奇妙的路径,逐渐聚焦了那些能完全预测未来高成就的所谓黄金非智力因素。
首先我们先聚焦1999年毕业于KIPP(知识即力量计划)的38名毕业生。毕业时他们是八年级,这38个学生中,在4年前全部来自低收入家庭,被一个又高又瘦几乎狂躁症患者的25岁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老师——大卫·莱文创建的新型中学招募入学,他信誓旦旦地向这些孩子和父母表示:38个孩子一定会变成热门的大学候选人。大卫的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点就是高强度长时间的课堂授课,伴以思维调整,行为改善,这三者巧妙融合。
神奇的是1999年这38名学生的统考成绩,位列学全学区所有学校排名第一,纽约市排名第五。这样的成就让KIPP登上了时代周刊。更多的公益组织愿意为之倾囊,将该项目拓展为一个美国全国性的教育开发项目。
然而这第一批学生中,后来的事情进展并没有设想的那么顺利。这些学生中仅有21%的人顺利完成了4年大学学业,也就是38个学生中只有8个人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KIPP的确在学习成绩方面让孩子们为高中和大学学习做好了准备,但却没有让他们在心理或情感上做好准备。脱离了KIPP项目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感觉是孤身一人,而没有一个人为此真正做好了准备。
对于老师大卫·莱文来说,看着他第一批学生在煎熬中度过大学时光,几乎每一个月都会得到一个噩耗:又有一名学生决定辍学! 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试图通过KIPP项目让他的学生掌握了大学阶段成功所需要的工具,那么他一定是遗漏了什么!
与此同时,一个聚集着纽约最顶级学生的私立学校——河谷中学校长多米尼克兰多夫,对现实的美国主流教育很多基本理念,也持有怀疑的态度。在这样的顶级私校里,他直指时弊: 对于考试的过度依赖,已经完全忽略了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必须的某些关键因素。
大卫和多米尼克都先后接触了积极心理学流派创始人塞利格曼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随后两人在拜访塞利格曼时,塞利格曼又将一本新书《性格力量和美德》送给了两位客人。对于这本书,塞利格曼的期待是 “描述正常人的百科大全”。书中,他纵览历史,翻阅古今,总结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奥义书》到《童子军手册》等大量巨著,圈定了24项被社会普遍接受的性格力量和高尚美德。他坚信,培育这些性格力量就代表着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路径,这种生活不仅是幸福的,而且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会实现我们的追求。
但是,即便是在美国,这一类性格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往往与初衷相违背,流于形式或内容界定含混不清,因传承美德为目的而生成的课程,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和作用,要不然就充满着价值判断和伦理的争议,总之在实践中,24种性格要素既繁琐又难于操作。
因为这个原因,大卫和多米尼克,又相继找到攻读赛利格曼博士学位的安吉拉达克沃斯。
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跟随安吉拉来看三个有趣的实验。
第1个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切尔开展的“棉花糖实验”。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米歇尔设计了一个匠心独具的试验,对4岁儿童的意志力进行测试,测试的过程是把每个孩子带进一间小屋,让他们坐在椅子上,然后给他们一点零食,比如说棉花糖,桌子上放一只铃铛,然后实验人员告诉这些孩子,大人要离开这个屋子,孩子需要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等他们回来之后孩子就可以吃棉花糖了,然后实验人员让孩子作出选择: 如果在大人不在的情况下,实在想吃棉花糖,就必须摇动一下铃铛,可以吃一颗。或者是,他们可以等待大人回到屋子里时,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有些孩子很着急地就摇了铃铛,也有孩子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最有趣的是有一个自控力达到极致的孩子,干脆在等待的期间睡了一觉。
这些孩子们经过长时跟踪,我们发现:等待享受棉花糖的时间,与后期的学习成绩之间表现出令人惊讶的相关性!比如,在美国高考中,那些可以等待15分钟的孩子,平均成绩要比那些只等了30秒后便摇铃铛,吃棉花糖的孩子,竟高出了210分!
由此可见, 自控力与成就 极其相关!儿童时期的自控力评分对很多结果都具有预测性,比如,与儿童时期具有高自控力得分的成年人相比,低得分的人群在成年后,涉嫌犯罪的概率要高出三倍。
另外一个实验是智商与M&M巧克力豆的实验:参加实验的孩子全部来自低收入赤贫家庭,他们随机分到试验组和控制组。在第1次智商测验中,孩子们都没有得到任何奖励,这样的结果自然划分为中高智力组和低智商组(平均79分)。在第2次实验中,孩子们被告知,每答对一道题获得一颗巧克力豆,实验的结果是:中高智商组的分值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低智商组智商评测结果显著提升(平均97分),接近中等智商。
我们非常清晰的是: 巧克力豆是无法用于今后人生中去做对每一件事的奖励的。而在之后的很多实践,以及应用中也证明: 外化的物质激励,并不能够如愿的带来任何积极的成果。
第3个实验是哈米特西格尔在2006年展开的一项试验,试验使用的是非常基础的用于评价基本文秘技巧的编码速度测试。测试中每个单词被赋予一组4位数字的识别码,要在5组4位数字中选择正确的单词编码,这个测试难度很低,被测试者需要做的就是要全神贯注认真而已。实验招募了两类人,一类是高中生或大学生,他们参与测试不会得到任何物质回报,也不挂钩成绩。另一类人是军队的招募人员,测试结果意义重大,成绩不佳,就直接导致他们无法参军。结果可想而知,总体来说,军队招募人员得分更为优异,因为他们怀揣强烈的成就动机。
而西格尔编码速度试验真实的目的,却只是研究这些高中生和大学生。编码测试的高分获得者,经过长时跟踪,发现他们的工作后的收入要高于低分者数千美元。很显然,他们的胜出关键是更用心更专注。他们 拥有一种在没有明显激励的情况下,依旧还能做到全力以赴,应对测试的品质,这种品质就叫做尽责性 。我们可以看出,在巧克力豆实验中,由于物质奖励平均智商水平从79提升到97的那些孩子,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黄金品质!
在心理学界对于性格研究,有一个广泛达成共识的分类方法,被称为 大五人格领域 ,分别是随和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其中的尽责性是预测事业成功的最佳品质。
我们回到大卫和多米尼克找到的安吉拉达克沃斯,她根据类似上面的一系列研究,研发了一套 坚毅量 表 。这个量表只有12个简短的命题,经过坚毅量表测量出来的成绩,比美国高考更能精准的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就。经过一番调整,坚毅量表扩展到7种能预测未来成就的黄金性格量表,这七种性格分别是 坚毅,自控力,热情,社交能力,感恩,乐观精神以及好奇心 。
测评归测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升这些黄金品质,依旧是个问题。但比起复杂的24种美德来说,这已经是相当聚焦的方向和指标了。
一个积极而有效的尝试是被称为MCII的心理干预措施。研究者发现,在设定目标时,人们倾向于采取三种自我调整策略,前两种策略作用非常有限,第1种是乐观主义者,喜欢用 纵容 策略,也就是,习惯于想象自己希望实现的未来,并幻想成功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切美好事物。第2种是悲观主义者常习惯采取的 沉湎 心理,即只考虑到实现目标呈现的阻碍因素。而这种治疗干预方法提倡的是第3种方法叫 心理对照 ,它结合了两种方法的基本要素,同时强调实现积极的结果以及在追求结果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另一套积极有效的行为矫正手段,被称为CBT,即认知行为治疗手段,CBT的核心是利用心理识别消极或者是具有自我破坏性的那些思维和认识,改变认知会导致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从而进入一种更积极的心理状态;或者通过行为的改变,反过来推动改变情绪状态或改变认知。
两种治疗和干预措施,都使得追求美德的行为变得更为简单。
但世间的一切其实都具有两面性,上述的这7项黄金品质亦是如此。举个例子,尽责性这项被认为是职业成就预测的最佳指标,一是会限制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因为要守规则才能做到尽职),二是当它发展到极致时,往往沦落为强迫症的表征。
回到河谷私校:
一部被称为《无目标竞赛》的纪录影片,指出了美国很多最知名私校的高中学生正在面临的巨大压力,在富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国内,每年清华和北大,自杀的比率,也在逐年升上升,这可能反映着同样的问题:
一方面,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有可能在与孩子情感日渐疏远的同时,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标准。
另一方面,这些家长不顾一切,甚至是几乎接近于生物本能般地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为他们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可能遭受的危险和不适,想让自己的孩子总能高枕无忧。对比我国一线城市那些为了进好学校买学区房的虎爸虎妈们,其实本质上与这些美国的富裕阶层父母,把孩子送进最顶级私校,以及常青藤名校毕业生都拥挤到投行和咨询公司,其背后的动机惊人地一致——那就是为规避失败而采取的策略。
殊不知年轻人如果能在未来成就伟大事业,塑造黄金性格最好的办法,往往是通过现实中的失败去磨砺自己,去体验真正的挑战,去获得战胜困难后真正属于自己的荣耀!
无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性格和成绩,都应该被重视,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同根相连。如果你教育孩子们去关注性格,他们的性格就可以得到改善。如此一来,代表低收入家庭生源的KIPP项目的大卫,以及代表富裕阶层生源的河谷私校校长多米尼克,应该都找到了之前教育实践中遗失的那一部分。
第三部分加强版核心词:棉花糖实验、智商与巧克力豆实验、编码测试;七种黄金性格——坚毅、自控力、热情、社交能力、感恩、乐观精神、好奇心。MCII干预、CBT治疗
04伟大成就与真正的快乐
在伟大成就的研究领域里面,人们认识了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他提出的刻意练习的理论认为:无论是演奏小提琴,还是计算机编程,亦或是国际象棋……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往往需要2.5万小时以上的勤奋练习,而且练习越早开始越好。刻意练习颠覆了人们的很多根深蒂固的意识:比如说天才是天生的,埃里克森告诉我们,天才全部是后天培养的。
匈牙利心理学家波尔加,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写了一本《天才培养》的书,书中指出只有通过充分勤奋的钻研,父母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才。这本书在出版的时候,此心理学家还是一个单身汉,因此,他的结论一度被业界视作笑柄,但却得到了外语教师克拉拉的芳心。
两人结婚生了三个孩子:苏珊,索菲亚和朱迪特。波尔加并没有把三个孩子送到普通的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家为这个孩子提供天才教育,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国际象棋,每个孩子都是不到5岁时开始下棋的。很快他们便开始每天进行8~10小时小时的训练,最大的女儿苏珊,在4岁时便赢得了第1个冠军,15岁时他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女棋手。目前,小女儿朱迪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棋手,综合排名世界第八,女棋手中世界排名第六。
人们谈起波尔加姐妹等顶级棋手的童年时,往往会夹杂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情感,一方面,我们承认,完全围绕某个单一目标而形成的童年生活是不均衡的,甚至会导致人生的歪曲和情感的失常,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免不了会有一些妒忌,心想着:如果当初父母也让我每天专业训练10个小时,现在的我将有多么出色呀!
然而,这些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师内心,所体验的所谓极致的幸福,却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了解或体验得到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研究了一个所谓最优体验的概念,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千载难逢的时刻,当那个时刻不期而遇,人们会摆脱一切纷杂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一刻之中,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为了描述这种完全投入的心理状态,契克森米哈赖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叫“心流”。他在《心流》一书中写道:为实现某些艰难而有价值的目标,一个人会出于自愿的将其身体或心理能力,发挥到最大的极限,这是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和自我控制感。如果进行微观的生理监测,会表征为肌肉收缩,血压升高,呼吸频率达到正常情况下的三倍!
如果你并不极其善于做某事,你肯定不会体验到这种“心流”的美妙感受。
就如同很多home school的学生,学业成绩会严重优于同龄孩子,而心智水平,或交往能力,却显示出极其不成熟的情况,甚至产生社交障碍或难于形成亲密关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见,国际象棋大师们的配偶,(如果他们有的话)会经常抱怨说:你就是嫁给棋盘了呢?但谁又能证明“心流”之极致美好,难道不能完胜一切世俗的喜悦么?
第四部分加强版核心词: 天才、心流。
05成功之路的设计图纸
通过上文,我们基本可以清晰的描述那些成就伟大成就背后的黄金性格究竟是些什么。那么,这些黄金性格,是否能在后天被打造?美国的思想品德课,流于形式的也不在少数,下面给出一个阶段性成功的案例,来验证黄金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这个养成计划又由哪些成功的要素组成?
有这样一个实验性的项目,叫One Goal。
One Goal课程设计包含以下3个方面:
-提供SAT/ACT(美国高考)考试强化课,用最新的考试内容和应试技巧,达成直接目标,即提高考试分数。
-报考顾问帮助学生设计大学升学及学业规划。
-成功所需要的关键因素作为课程教授: 非认知学术能力,包括:
领导力: 包含智谋,灵活,志向,专业精神和正直
还有从典型学员身上发现的共同品质——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参考《终身成长》一书,未在本书提及专业术语,结合本书表述总结而成。) ,学会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永不放弃。
One Goal项目以一年1400美元的极低成本,把一个来自低收入家庭表现不佳,浑浑噩噩,没有人生目标的青少年,真变成一个成功的大学毕业生。此项目大学录取比例达到84%,坚持读完大学的比例66%。对于一次教育实验性的项目来说,成就足够斐然。
就连上文不断提到的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坚毅测量的发明者、白宫总统演说撰稿人安吉拉达克沃斯都为之喝彩,因为如果概述一下她的成就,也仅是对黄金性格的提炼,以及准确测量。如何锻造孩子们的这些性格,安吉拉也不乏许多失败的实践经验。One Goal这个项目,则成功地打开了性格养成教育成功模式的新篇章!
第五部分加强版核心词:One Goal,应试、升学及学业规划、非认知学术能力:学习能力、工作习惯、时间管理、寻找帮助、解决问题、领导力、成长型心智模式。
06培养孩子的完美路径
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成长完美路径呢?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说人生是串起过往经历的一个个点,前面的点,哪怕是当时看起来偏离轨道,甚至不为世俗所容,也会对今后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他早年从大学辍学,反而选择无人问津的书法课,在十年后,正是当年选修的书法课,帮助他设计了苹果独特的字体,其美感让竞争者根本无法超越。
乔布斯的经历,其实反应了教育领域一个个案的因果关系。而<性格的力量>倾整本书之力,都在用追踪研究的因果结论告诉我们: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塑造,与人生成就之间的因果规律。
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教育的干预一定是越早越好,因为HPA轴在一个人人生的初始几年,如此地脆弱和敏感,应尽可能的保证孩子们免受严重的创伤和长期压力,早期的关键是为他们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抚养关系,确保这种关系的一方至少为父母之一,当然最好是父母两人。就像母鼠舔舐抚摸幼鼠那样,人类和婴儿建立早期的依恋关系,应该体现为大量的安慰,拥抱,谈心和提供安全感,有积极且及时的回应。 这一阶段的核心词就是爱。
-儿童时期8岁前,由于规则意识的内在需要,他们也要守纪律,懂规矩,有约束。有规律和可预测性的作息(出自哈佛早期教育研究,未在本书出现)皆能提供这种安全感。需要有人对他们说不,需要承受与能力相适应的逆境,一种摔倒后无需帮助,独自站起来的机会。这一期间是关键的生活技能养成期,自我调节以及自控力的启蒙阶段。 这一阶段的核心词是规则与习惯。
-对年轻人实现成功至关重要的性格力量,其实并不是天生的,不是好运气或者好基因的产物,不会神话般的降落在我们的身体里,它源于脑化学的基本原理——总之,性格是可塑造的,是通过儿童的成长环境,以某种可量化,可预测的方式打造出来的。我们成年人,整个社会,都可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整个社会对于教育这件事,都应具备成长型心智模式——一切皆有可能! 只不过到青春期以后,性格的锻造要付出数倍于早期的代价。 这一阶段关键词: 可塑造。
后记
教育这件事,绝不只是传授知识,不仅仅限于智力因素的成长,以成就孩子为目的的教育,更多的贡献来自于非智力因素。
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干预,越早越好,但只要开始,就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相信人在一生中均具备可塑性,相信黄金性格可以被锻造。因此某种意义上说, 只要开始,就永远不算太晚。
在看到年轻人为自己创造挑战,为了寻求更好的前途而甘愿作出痛苦的抉择,并跳出几乎不可逆转的宿命陷阱时,我感到一阵由衷的敬佩,且充满了希望。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