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
英国著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的确,决定命运的,往往并非外在的种种条件,而是我们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见多识广,无疑是历练思维的上上之选,正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见识:商业的本质和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所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
本书作者吴军博士是硅谷风险投资人,曾经担任谷歌资深研究员,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少时开始,他便广读国内外卢梭、鲁迅等大师经典著作,从中获得智慧的人生感悟。他曾和世界很多优秀的人共事,希望把自己的见闻、想法分享出来,而本书《见识》,正是他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调整,集结而成。
本书从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剖析了世事和人生的本质,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呈现了生活中各个维度的顶级思维方式。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吴军博士的人生智慧。
幸福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去追寻的东西。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有人觉得是物质上的功成名就,于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甚至不惜舍弃亲人和朋友,最终迷失在自己的追逐中。
吴军博士认为,成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当我们所做的事情,对他人产生正向的影响力,才能得到幸福感。
如果我们认真地做好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多年以后,人们的生活能因为我们的工作成果而发生改变,一定能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打造影响力,达成幸福的目的呢?作者从事业、婚姻和家庭三个维度,为我们做了解答。
首先,对于事业,你需要做的是付出足够的努力。
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抱怨:自己千辛万苦的努力,也抵不过别人过硬的关系。也许他们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已经努力了,就应该立马咸鱼翻身,否则就是社会不公。
但吴军博士认为,社会竞争是长期系统性的,寒窗苦读的态度,和出生好、智商高等先天条件一样,是决定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我们看待事情,不能只局限于自身的角度,而要拉大视野,纵观全局。
英国伟大的发明家乔治.史蒂芬森,出身贫寒,没读过书。
幼时他曾在煤矿当童工,他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研究机械、上夜校和读书上。对于生活中的不顺,他咬牙坚持,终于成为矿上的技师。
通过努力研究,他发明了矿上使用的安全灯,然而这一成果,却在长达几十年的发明权之争中不了了之。史蒂芬森并没有抱怨社会的不公,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项伟大的发明之上,最终被称为火车之父。
对比史蒂芬森,我们可以看出,逆袭的过程往往是坎坷而漫长的,通过一时的努力,就想改变命运的大方向,显然不现实。
抱怨是无用的,你只有把眼光放长远,付出足够的努力,认真做好该做的事情,才能最终实现梦想。
另外,你需要知道,婚姻是匹配的价值观所构造的舒适共同体。
仔细观察那些悲剧的婚姻,便不难发现,问题往往出在不匹配的价值观上。
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完美的婚姻中,家庭关系的排位都是夫妻关系为首的,如果在这一点上不能达成默契,生活中便会有无数的问题。
把子女关系放在首位,你的伴侣便会有被忽视的感觉。而如果把父母关系放在首位,就很可能沦落为无法独立的“妈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价值观相合的两个人,才有可能在最初相爱的激情降温后,舒适地相处,从而将爱情升华为长久的亲情关系。否则,如果两人三观不合,做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最后,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必须要成熟。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而老年人的见识,大多局限于自身经验的积累。
作为子女,我们有义务在和父母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让他们的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彼此理解,做到真正的和睦,而非形式上的孝顺。
我们都知道,父母对于子女的成长,起着深远的作用,所以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那么自己要不断地进步,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多读书,自己就不要经常追剧。
我们要从自身出发,小处着眼,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就是在一步步靠近幸福,一步步让生命变得有意义,这样人生自然活得精彩。
聚焦行动才能保持专注
眼界放宽,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我们要给格局不断地做加法,但落实到人生的行动上,则要会做减法。
有两个想出国的女生,A女士是一个三本大学的毕业生,B女士是从大专护校毕业的护士,起点都不算高。
A女士工作并不忙,但她很重视单位里的一些杂事,每天奔走于应付琐碎的工作。工作之余的时间,则大多花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以及美容美甲上。她觉得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不得不做的。
结果两年过去后,一本托福单词书还没有背熟,本职工作也没有做好。多年后,依然在原来的单位,工作也没有起色。
B女士毕业后进医院当了护士,每天工作8小时之余,有时还要值夜班。为了出国,她取消了所有交际应酬,把时间全部用在准备托福考试上,如果值夜班没有太多事情,就背单词。
两年后,她被在公共卫生领域全美排名第一的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录取为硕士。十几年后,居然在一家全球500强的医疗公司做了经理。
A女士和B女士起点相近,但因为想法不一样,所以行动的方向不一样,最终结果大相径庭。这样的故事,也许每个人身边都会有,我想你并不陌生。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碌碌无为,像B女士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首先,你要聚焦注意力,把精力花在经营上,而不是选择上。
就像上面例子中的A女士,既要工作,又要应酬,还要美容,这样难免分散注意力。
很多时候遇到瓶颈,也许你并不是机会太少,而是选择太多。少一些选择,聚焦注意力,深度经营,也许更容易实现目标。
另外,我们要懂得反向思考,敢于舍弃蝇头小利。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做不做都无关大体,比如: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抢破头;为了抢几块钱甚至更少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好几个小时等等。这些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你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最后,我们要做好每一件手头的事情。
作者在专栏中总是会收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才能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呢?
其实,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就像前面说到的B女士,问她怎么做到管理层的,她说自己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一件事情,因此不能像别人那样今天做一件事,明天又换一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仅学习如此,做事做人都是这样。生活中我们要能跳出思维定势,找到无关紧要的事情并放弃它,只有善于做减法,才能最终达成所愿。
见识决定成败
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不够聪明。其实你错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智力如果超过120,就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了。而智商120,是一半的中国人都能达到的水平。
那到底什么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呢?作者告诉我们,是见识的高低。
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增加见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自身思维的围墙,却往往将我们隔离在见识之外。
如果你有一颗玻璃心,便是给自己的思维竖了一块大屏障。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业上占据高地、专注于学习,对孩子百般呵护、包办所有事务,尽可能让孩子不受委屈。
其实,过分地强调起跑线,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一颗脆弱的“玻璃心”,遇到一点挫折便自我否定、全盘放弃。
作者吴军博士在清华大学当过班主任,能进入这所学府,高中时代自然是学校最顶尖的学生。然而这些佼佼者,在清华大学的学期考试中,还是会有最后一名,也避免不了有人排名靠后。
此时,有一颗坚强心脏的孩子,跌倒了会爬起来继续前进。但如果有一颗玻璃心,即便老师费尽心思给予各种帮助,他还是不能走出心理阴影。
其实,人生是一场需要耐力的马拉松长跑,而非靠短暂的爆发力来维持的短跑,即便你是名校毕业,进入社会也要接受新的起点。
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坚持不懈地跑下去,才能最终到达终点。
除了强大的心脏,你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面对不走运的时刻。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运气不好的时候,大到错过股市增长最快的时期,小到错过班车。而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从而不免心浮气躁,怨天尤人。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逆转一下思维。如果你在成功的时候,感谢自己的好运,而在逆境中,慢下来思考,给自己足够的耐心来做事,持续不懈地坚持,或许更有可能时来运转,得到好运的眷顾。
最后,阅读是当下不多的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的方法之一。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说夏天的虫子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不能谈论冰。同样地,如果我们的眼里只有生活中的琐碎,思维就容易局限,看不清大局,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观念和新生的事物。
而阅读无疑是开阔眼界最便利的方法。通过一本好书,你会发现那些令自己百思不解的疑惑,早已有前人思考,并给出了智慧的答案。通过书本,我们会重新认识自己,并且打开认识事情和世界的多维角度,根除了狭隘,增长了见识,自然也扩大了格局。
我们只有抱着开放的心态,才能打破自身思维的阻力,不断地提升自我境界。
不做职场伪工作者
工作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忙得停不下来,甚至还要加班加点,但却没有什么成果。作者将这种每天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称为“伪工作者”。
伪工作者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机械地重复没有效率的事情,以及将工作范围,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其他事情一概不问,从而导致自己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差。
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总结了职场中容易涉入的四大误区:
首先是分不清工作和职业。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以报酬为导向,而职业是一生的追求,以使命感为导向。
我们做事的重心应考虑到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事情,则尽全力完成,不过于计较报酬,反之则尽可能不做或少做。
第二是缺乏主人翁心态。
如果把工作当成一个跳板,就很容易得过且过,既浪费了时间,又丧失了锻炼的机会。我们要在工作中主动思考,始终以达成工作目标为中心,从而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
第三是情绪不稳定。
工作中难免遭受语言暴力,比如受到上司没缘由的批评。如果你情绪化地处理语言暴力,则会偏离工作重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你要保持理性的判断,如果是善意的批评建议,则予以采纳,如果是无理取闹,则要继续工作的同时再去化解。
第四是疏于沟通。
在职场中不管做什么事情,提前沟通,都是一种职业的做事方式,哪怕你觉得和同事想法一致,也不能自行做主,这样才能避免花更大的精力善后。
这几大误区,是你要尽量去避免的,那么,要怎么做才能为你的职场之路增光添彩呢?
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需要有全局观。比如作为一个视频产品的工程师,除了本职工作,还要了解变现和广告收入这些基本的知识,弄清楚产品的盈利能力,以及对公司的专利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
但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则需要适当地了解细节。只有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控,才有可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否则,如果只从空中俯瞰森林,则会忽视除了绿色的树叶外其他的东西。
用作者的话说,基层的员工要抬起头,而管理者要弯下腰。
当然,不管你在什么层级,你都要做到善始善终,做好工作的最后1%。
我们都知道做事情不能虎头蛇尾,然而却很难避免这样的情况。比如花了好几个小时接送工作伙伴,最后却为了省事让他自己过马路,其实这个时候不妨再花5分钟时间调个头,把人送到目的地,尽善尽美。
学会说话,做一个温暖的人
语言表达是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有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会说话的确重要。
为什么很多看似舌灿莲花、兢兢业业的人,最终却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呢?要怎么说话才能避免做无用功、一语中的呢?
其实,不管是生活中的日常沟通,还是一场郑重的演讲,口语的表达都是有章法可循的。
首先,说话要有目的性。
你要确保你说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了接收的人,不能只顾着自说自话,而根本不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
另外,你要理解听众。
说话的内容和语速的快慢,要取决于听众的接受速度,不能一味贪多。比如,对企业高管和对应届毕业生说话,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当然,假大空,甚至危言耸听的话,更是要绝对杜绝的。
此外,我们在表达自己时,还要有不卑不亢的态度。
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不得罪人,总是含糊其辞,没有理直气壮的立场。当我们见惯了生活中左右逢源的套路话术,这种坚定的态度,无疑是一股清流。
最后,用事实说话。
在工作中能否说服人,特别是上级,对自身发展很重要。但仅仅有好的想法,未必能得到支持,还很可能四处碰壁。
你要学会列数据、举例子,用不可辩驳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无疑才是智慧之举。
《呻吟语·修身》中说:胸中有一个见识,则不惑于纷杂之说。
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视野才能遍及事物的全局,不会被身边的琐碎之事和片面之词所困扰。否则便如坐井观天的青蛙,自以为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便是整个天下,不免贻笑大方。
我们被生活中的庸庸碌碌之事所扰,正是见识不够高远的体现:比如至亲至爱之间的争执、邻里市井之间的琐碎、名利场间的倾轧纠葛等等。计较眼皮子底下的蝇头小利,一叶障目,便失去了心底的从容,和举止的优雅。
我们往往在拘泥小节的过程中,不自觉跑偏,离自己的幸福生活渐行渐远。如果把视线拉到人生的高度,便会发现,真正值得去计较的事情,少之又少。
和家人的缘分,不过一辈子,多一分包容,也就多了一份爱和温暖;那些偶然相识的邻里相亲,更是生命中的过客,遇事让三分,便能换得无数和顺开怀;至于功名利禄,本是身外之物,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凡事尽力而为,便能无愧于心。
总之,与其分毫必争,不如纵观全局,抓大放小,不执拗于形式,把握人生的大方向,抵达幸福的彼岸。
愿你我都能做个有见识之人,眼里有乾坤,胸中有丘壑!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