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当你扩大心理舒适区时,就是不断成长的开始
当你扩大心理舒适区时,就是不断成长的开始,那什么是心理舒适区呢?
要了解心理舒适区,首先要消除两个对舒适区理解偏见:
偏见一:心理舒适区就是舒适。
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心理舒适区不一定意味着舒适。在《肖申克的救赎》里,在监狱里待了近50年的老布,对于任何人来说监狱不是一个令人舒适的地方,而待在监狱成为了他熟悉的生活内容之一,所以即使监狱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令人痛苦,他都难以做出改变。悲剧的是,被释放不久后,就用极端的方式,离开了与他长时间脱节、令他不安、令他焦虑的现实世界。
偏见二:心理舒适区以为着熟悉的环境。
不知道朋友你有没有这种遭遇:当你心情不好时,比如说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责备或是事业、感情不顺时,好朋友过来安慰你,有空出去走走,换一个新的环境去放松放松。可当出去见过很多人和经历过许多事,并没有什么变化。
相反,有一些人,换了地方、重新开始一段感情或是重新从事一份工作后,当再次见到他时,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其新的精神面貌令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一直以外在事物为中心,而忽视了自己的存在。我们的过去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里,而不是存在于环境,所有的一切都是取决于我们自己。
未来存在过去当中,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而过去存在于我们内心,那么,心理舒适区的本质就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那扩大舒适区的本质,就是提升对这个世间人或事的认知边界或者是提高我们应对世界的能力。
那什么样的人需要扩大舒适区呢?如何提升认知边界和提高应对能力呢?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人物就是很好的例证:
主人公安迪Andy,在整个监狱里面,个人认为他的舒适区是最大的,他的自我疆界和自我灵活度都很高,因此,在一个宽阔的领域内,他都不会有承受不了毁灭的焦虑。
在剧中,瑞得RED剧中有一句话就应证了这点:“有的鸟毕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光辉了!”
在安迪准备越狱前,他和瑞得的一段对话里可以看出,即使他人在监狱里,他却能在内心创造出强大的内心期待,并且一直为了实现这个期待的好处,用一把小鹤嘴锤挖了将近正正20年。
他心一直都墨西哥的芝华塔尼欧翱翔:在那没有回忆的太平洋边上,开个小旅馆,享受温暖的阳光,用修整好的破船,载着顾客去海鱼。
在他谈起越狱后的美好生活,眼睛里泛着希望的光亮。
相对安迪,瑞得在听到安迪的匪夷所思的“描述”后,他的一番话,说明了他不愿意扩大自己的舒适区,他还在沉溺于他自己的旧经验里,并且还想从旧经验获得益处。
他说:“我在外面吃不开,我一生都耗在了肖申克,我已经体制化了,就像老布。我在牢里让你有求必应,但一出社会电话簿样样有,但我连查都不会查。太平洋?大得我心都毛了。”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瑞得的问题显而易见,他不愿意改变,从他的表述里面,可以看到他连学习查电话簿的勇气都没有了。体制化的环境里,磨光了他的勇气,连反省都放弃了。
瑞得是最急切需要扩大他的心理舒适区,通过改变来获得期待中(安迪描绘的出狱生活)的好处。当然,剧中结尾,当他们相遇在太平洋边上时,他已经做到了。
最后,跟大家分享我喜欢的句台词:
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