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真正厉害的人善于

发布时间:2019-12-11 08:06    浏览次数 :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真正厉害的人,往往善于从七个方面培养创造力,早晚能飞黄腾达
 
天才的创造力总是让人们惊叹,天才虽然是少数,也难以复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天才思考问题的方式,像天才一样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如此,即便不能成为天才,也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具有创造力,我们最原始的一种本能就是寻求、发现、改进或创造,只不过很多人忽视了对创造力的培养,以至于让创造力大多数时候只是和天才直接联系在一起。
以下分享培养创造力的七个技巧!助你像天才一样思考,一旦掌握,早晚出人头地;而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也善于从这七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早晚能飞黄腾达。
 
一、冲破习惯或常规的束缚
冲破习惯或常规的束缚,这几乎是所有伟大天才的一个共同特征。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是常规,而我们对许多事情的思考和处理都是由这种习惯或常规来决定的,如此,往往容易忽略隐藏着的创造契机,对创造力的发挥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凡事多问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怎样?”总之,敢于冲破习惯或常规的束缚,你的创造力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穿透表面现象看本质
由于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于某些事情往往自以为“见微知著”,这就会带来一种弊病——单凭表面来判断一切,不作更深一步的思考,而所谓的天才乃至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善于全面地看待事务,穿透表面现象看本质,如此,自然能正确地了解情况,准确地收集信息,给发挥创造力创造出条件。
 
三、超越经验和专业知识
现代科技的特点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而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利用综合性观点来解决问题的人却越来越少。虽然专业面越小,越有利于使研究的深化,但随之而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视野狭窄而使创造力大受影响。
深度和广度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在实际中却是相互促进的。专业知识过于集中,就不容易看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容易忽视一些有启发意义的重要信息,难于实现创造性的飞跃,所以,要想培养创造力,像天才一样思考,就要超越经验和专业知识,不要被其所牢牢束缚。
 
四、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人类有一种惰性,就是对各种变化在思考上有一种本能的抵制。人们老是说:“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现实的”,总爱把现实存在当作最合理的状态,把创造力未能充分发挥也看作是正常现象,不喜欢做更加深入的思考。一旦有人要对现状提出挑战,便会受到各种非难,甚至被看作“空想家”、“怪癖”等等,直到有人挑战胜利,人们才会转而以天才称之。
有句西谚说:5%的人主动思考,5%的人自认为在思考,5%的人被迫进行思考,而其余的人一生都讨厌思考。这话未必准确,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有回避思考的倾向,所以,要想培养创造力,靠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就是必然的。
 
五、超越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常常会阻碍创造力,会使你的头脑简单化,扰乱你的创造性思考,让你容易钻进牛角尖。此外,怕失败、怕被嘲笑、怕被批评、被孤立等消极情绪,也都会使你的创造力受到压抑。
 
六、保持好奇心。
所谓的天才,无不是充满好奇心的,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总是认为一切都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这种人即使接受新的信息,也往往会忽略过去。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表明,只有那些具有孩童般好奇心的人,如饥似渴地追求新知的人,才可能做出有创造力的事业。
 
七、活用书本知识。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知识不能代表一切,就像人类历史上的那些天才一样,他们也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本知识,但却不会迷信书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光凭“知识”是无法解决的。所以,要想提升创造力,就切不可拘泥于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