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富人定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而自律的核心,就这一件事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这可以说是一条富人定律,而自律的核心就这一件事,那就是自控力。真正的富人,往往也有这样一种自律能力,那同样是自控力。
有一位九零后朋友,在职场打拼五六年了,工作一直没什么起色,公司倒是挺有实力,但他的收入一般,关键是他所在的职位发展前途也一般。他有梦想,也有危机感。早在三年前,一起聊天时,他就说自己想考研究生。可两年多过去了,他还是没考。在总结自己的弱项时,他说感觉自己的自控能力特别差。
像这样的年轻人,你很难在给他什么好的建议了,因为自控能力差的人,基本上成不了什么大器,能在社会上混口饭吃就不容易了,而分析社会上那些真正的富人,不管他们彼此有多大的不同,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控力较强,正因为自控,才能自律。
说到了这里,想起了美国一个关于自控力的社会实验。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一家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只有很少的孩子,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在十多年、二十多年之后,研究小组获得了一致的发现:当年那些“能够等待更长时间,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的孩子,在后来的人生发展、事业、财富成就上都出乎意料地超越了那些“迫不及待”的孩子,前者大多在富人阶层,至少也是一个中产,而后者大多在穷人阶层挣扎,这就是自控能力强弱所产生的贫富差别。
自控力是自律的核心,而自律是富人之所以富的终极武器。某著名财经作家在调研了全球30位富豪后,发现他们在细微性格上极其相似:“低调、坚硬、貌似不近人情,就像一枚硬币。”换一个角度说,就是这些富人们对自己有着近乎固执的自控力,总是很容易能做到自律。
比如,著名的股神巴菲特,他对于消费欲望的自控和自律,就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刚结婚时,巴菲特夫妇租房子居住在偏僻的郊区。等到巴菲特的公司开始盈利时,他们才花钱在市中心买了一座灰色小楼。结婚47年后,巴菲特的财产高达62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但他还居住在那座灰色小楼里。
巴菲特的一个人生信条就是“节俭”,他不追求大豪宅,对新款手机、电脑、汽车也没多大兴趣,更不要说私人岛屿和社会地位这些虚幻的东西。他会将几百亿的财富捐出去,但生活中却极力约束开支。
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贪婪和自控是新时代企业家要面临的抉择,而自控却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只有超乎寻常的坚强性格才能使企业家不至于丧失自我控制,才能使他免遭道德上和经济上的毁灭”。对于婚姻如此,对于金钱如此,对于所有的人生欲望都是如此,自控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律,是所有富人在时代变迁里保持财富长青的终极武器。
反观那些自控力很差的人,无论是学校的学生,还是职场人士,很少有能成为富人的,即使侥幸成为富人,也不可能财富长青。比如,我认识的一个人,他智商很高,曾经南下创业,也曾辉煌过一把,但就因为自控能力差,生意上没有栽大跟头,在生活上却因为过于放纵,而导致家庭关系一团糟,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最终很快败光了家产。
所以,你现在是穷人还是富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你有没有超越他人的自控力,在超强自控能力的基础上,养成各种自律的习惯,如此,越自律,你就越富有。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