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所有偏见来自于“二手资料效

发布时间:2019-12-20 08:22    浏览次数 :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认知心理学:你所有的偏见,都来自于“二手资料效应”
 
什么是“二手资料效应”
所谓二手资料效应,指的是通过非第一方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会让原本的信息变得黑白分明。对于一件事物而言,如果你不是亲自观察、体验所获得的信息,而是听他人所讲,或者看媒体报道,这就是“二手资料”。二手资料所产生的效应是,你对这件事物深信不疑,而且变得泾渭分明、黑白分明。
就好像你站在地球观看月亮是明亮清澈的,但是站在月球表面你才发现月球是灰暗的。这种因为“二手资料效应”所产生的距离,让你习惯性给某个事物贴标签。如果你说一个人是害羞的,你可能听他身边的人提起过,或者你发现对方某些行为过于拘谨。但是如果你和对方相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再看,你会发现对方所谓的害羞仅仅是因为对待陌生人才这样。对方是个慢性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并不能够全面了解一个人。
 
二手资料效应为什么会产生偏见
1、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如果我告诉你,你身边某位好朋友正在背后搞事情。他可能会影响你的晋升、影响你和某个喜欢的人的关系。那么你的心里面一定会犯嘀咕,宁愿听我一个陌生人所讲的话,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最好的朋友。这就是人们“自作聪明”的表现:因为我不希望自己受骗,所以我宁愿相信自己受骗了,并且告诉你我已经知道事情真相了。
2、人们误以为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准确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亲自接触事物时,会被事物本身所蒙蔽,但这也恰恰投射出人们内心习惯了隐藏自己,才会觉得其他事物也都在隐藏自己。一个说惯了谎话的人,是很难信任其他人的。因为他自己经常说谎,所以就认为其他人也都在说谎。当人们判断对方会欺骗自己时,当然更倾向于相信“二手资料”了。当然,有很多严谨的、系统的、学术的相关研究报告,尽管也是二手资料,但是是客观的、准确的。
 
3、认知方便
人们对于事物有认知需求,所以面对一件新鲜的事物,人们都会产生很强的好奇心。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凑热闹而已,就好像百鸟向凤凰学习如何搭窝一样。大部分人并不想学习太多的内容,比如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他并不想用严格的人格心理学相关理论,来深入探讨这个人的人格特质以及人格成因(事实上也并没有必要)。所以人们更愿意给他贴一个标签,不管是内敛的、害羞的,还是开朗的、活泼的,只要标签一贴上,对方就不去理会了。思维的开放性如何、社交的宜人性如何、情绪的敏感度如何等等,都不想探究了,于是偏见也就产生了。
4、泛化效应
如果某个人因为某件事而说了谎,那么你认为对方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说谎,进而认为对方是个不可信的人,再进而判定对方是一个十足的虚伪的人,这就是泛化效应。通过一个场景中的错误表现,延伸到其他场景中去,或者过分夸大的方式,都属于泛化效应。就比如对方踩死了一只蚂蚁,你会认为对方也会伤害自己一样。
 
如何打破自己的偏见思维
1、掌握第一手资料
如果你想要客观的评价一个人,那么你至少要和对方交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你要观察某个物质的特性,那么你至少要进行物理性分析、化学性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手段。当然,你可能说你没有时间、精力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意味着这个事物对你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别人问你对这件事物的看法,那你就不要发表评论,以免给他人带来偏见。但是对于自己的恋人、长期相处的朋友,学术探讨和研究来说是有必要的。
2、时刻更新自己的认知地图
当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什么街道你都不熟悉,这个时候你的脑海中就在记录这里的地图。当你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你脑海中的地图也就产生了。对于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如此。千万不要陷入第一印象的陷阱之中,要在日后的相处中,不断更新脑海中的地图。
总而言之,完全陌生人之间不会产生任何偏见,所有的偏见都来自二手资料效应。时刻提醒自己掌握第一手资料,你才会消除认知中的偏见。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