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创业铁律成功是辛酸的集合
创业铁律:成功是辛酸的集合,你所能做的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永不放弃。创业维艰,对于创业者而言,委屈、心酸、挫折、失败都是常有的事情,只有树立永不放弃的信念,才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在永不放弃之外,还要走对最关键的几步路。以下通过“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的创业史,对此予以诠释。
在创业路上,黄宏生是一个奉行“永不放弃”的人,但他也说:“人生走过的路很长,但最关键的只有几步”。走好这几步,就会取得成功,但要坚持走好这几步,是不容易的。
黄宏生一生最难忘的第一步,始于海南琼中黎母山区四年半的下乡生涯。那是1972年,刚好17岁高中毕业的黄宏生下乡到五指山。来到乡下只有一个星期,他们就赶上了台风暴雨,那些日子只能喝沉淀的雨水,全部知青都得了痢疾。持续了一个月的阴雨天气,知青点里没有菜也没有肉,每天只有难以下咽的臭鱼。回顾自己那段花季岁月,黄宏生的形容只有四个字:“艰苦卓绝。”
下乡后期,成群结队的知青开始返回城里,各自谋生。那时留在乡下的知青们精神极度空虚、恐惧,觉得生存的价值都没有了,前途无望的现实使很多人的精神濒临崩溃。那时黄宏生的心中整天翻腾着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格言,他虽然并不清楚自己的未来走向,但他却不虚度每段光阴。每天他坚持写日记、学习《十万个为什么》、复习中学课程。
在等待中,迎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1977年高考成为黄宏生人生道路上一个明晰的目标,成就了他在关键时刻的转折。这都在于他的坚持、永不放弃,黄宏生是穿着露出大脚指的解放鞋进入无线电班的,他成为华南理工大学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21岁的黄宏生是用“争分夺秒”的路数来走人生的第二步棋。在大学里,他就像“饥饿的乞丐扑在了面包上”,专业理论知识和世界上一流企业家们的成功故事,融进了他的血液。
毕业之后,黄宏生进入华南公司,不甘寂寞的他在无人问津的冷板凳上沉寂了一年有余。但他并不急功近利,却琢磨办法使自己所在的电脑事业部成为华南公司效益最好的部门,他由助理工程师升任电脑事业部长、副总经理并在28岁时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
黄宏生的第四步令人们难以理解。1988年,他放弃了来之不易的职位,只身到香港白手起家重新创业,树起了“创维”的牌子,开始一试身手。
当时几个共同出身于华南理工大学82级无线电系的学生在中国的彩电市场上纷纷树起自己的旗帜,貌不惊人的黄宏生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
创业之初,因为基础薄弱,市场不熟,生意经历的中间环节太多,又连连出现亏损,黄宏生急切之中病倒了两个月。但他没有放弃,他仍然坚持下来了。
1990年,正在香港寻找机会的黄宏生听到一条可靠消息:香港要开丽音广播试验,但当时市民的电视机尚不能接受丽音广播。他奔回办公室,几天内与菲利浦公司签订合作开发机顶盒丽音解码器协议,投入资金、引入人才,只等一鸣惊人。没想到最后震惊的是他自己,电视台感到丽音广播成本太高,说停就停了,他们在悬崖边缘一个急刹车,却从没想到后边跟着屁股跑的人反应不及,跃下深渊——那可是500多万港币的投入啊。
当时,急昏了头的黄宏生决定背水一战:决定直接生产彩电。估计东欧私有化,市场会很大,于是他从内地知名厂家聘了40多位专家,但在当时小集成电路和单制式已跟不上新技术发展了,一年后,300万美元贷款打了水漂。
黄宏生的两次大失败都是栽在速度上,一次走得太快,一次走得太慢。持续不断的打击或许正是为了印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心志,苦其筋骨”的箴言。有过彷徨、有过悔意的黄宏生也终于在失败中逐渐看清了企业的定位和走向。
此后,黄宏生不断督促企业推陈出新,率先开发出国际新溉流、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新型彩电,产品制式的普遍适用性使创维逐步在全球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稳固可靠的销售网,创维成为行业内上升速度最迅猛的企业。
当回顾起这些年来的商海沉浮时,黄宏生说:“成功是辛酸的集合”,同时,成功也是坚持的结果,只有不断地坚持努力,永不放弃,才能登临巅峰。
事实上,不仅是黄宏生,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无不有一段心酸的创业史,当他们谈到自己的成功之时,无不感慨于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的坚持不懈和没有放弃,被誉为创业教父的马云更是将“永不放弃当作座右铭”,对创业者而言,在永不放弃的同时,走好关键的几步路,创业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