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80129662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N行业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是:主页 > 行业资讯 >

谭锦燕心理咨询:人格障碍一般源自于原生家庭

发布时间:2019-12-19 09:36    浏览次数 :   

前言: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
 
谭锦燕心理咨询:人格障碍一般源自于原生家庭的限制性信念,是身心整合能力的缺失
 
如果孩子不能自我心身整合为未来心理问题埋下伏笔
孩子的第一条限制性信念往往源自于原生家庭特别源自于母亲,如果孩子因为不听话,受到妈妈的惩罚,那么在孩子的心目这就是个坏妈妈这样的信念,当孩子受到妈妈的表扬的时候,这时候妈妈又成了一个好妈妈,坏妈妈好妈妈的形象不断在孩子心中切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智慢慢的发育成熟,会将坏妈妈给好妈妈形象逐步统筹起来!
这也是自我心身整合的过程,当这个过程进行得不那么顺利的时候,不能够将好妈妈坏妈妈的形象逐步统筹为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剧烈的矛盾跟冲突,那就为孩子日后的心境障碍埋下了伏笔,孩子会依照自己的标准给好妈妈下定义,当这种标准成立的时候,那么也就是他限制性信念形成的时候,任何挑战这个标准的事物,都会导致心理上的冲突!
 
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特别是在原生家庭里面成长起的孩子,当他们的需求不被回应,他们的爱不被满足,他们的行为不被关注的时候,他们对这个标准的需求尤为强烈,这个标准形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而这些就是孩子18岁以后人格形成的基石!
意识疗法里面提到人格是一个人与这个社会打交道的一个面具,因为人格这个单词的拉丁文本来就是面具的意思,健全的人格是父母或者原生家庭所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的外在反映,比如说我们发现一个人自私狭隘偏激固执睚眦必报诸如此类的人格特质,其实反映他内心的一些东西潜意识层面的一些东西,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限制性信念的二元对立会导致内心的冲突
所谓的限制信念是一切二元对立的标准,比如好跟坏,对跟错,黑跟白,是跟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寻求这些标准,都在制定这些标准,都在遵循这些标准而生活,当这些标准被挑战,被打破我们就感到迷茫无所适从,我经常遇到因为移民后导致这种深层次的内心冲突的心理咨询案例,这是因为而长久以来被建立的这种标准被打乱了,在学术上有个定义叫做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
这种情形在年轻留学生群体不那么明显,他们能很好的适应海外的生活,但是当他留学归来后要重新面对重新融入当下的中国社会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这种心理冲突,导致各种各样的心境障碍!比如抑郁症啊焦虑症啊社交恐惧症啊强迫症啊或者人格失调啊等等问题!而这个群体啊目前的数量是逐渐在上升趋势,因为大家都想把孩子往海外送,但是回来以后会产生这个强烈的内心冲突也是需要引起家长极大重视的!
 
一个孩子因为看到自己的爸爸出轨了,最后导致了自己精神崩溃,因为父母往往在孩子心目中是比较崇高的,是神一般的存在,父母的一言一行有时候成了孩子的一切标准的来源,父母往往也是孩子心目中道德的化身,当心目中的神坍塌的时候,自己的精神支柱会随着分崩离析,所以在孩子的认知或者心理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之前,父母最好要注意自己的这些情感问题或者生活作风问题啊,至少是为了孩子!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整合并超越自己信念的过程
人要不断的去整合甚至可以超越自己的这种限制性信念,不断的整合了这些二人对立的标准,因为这些标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之前给大家讲了一个例子啊,在古代寡妇改嫁是不道德的,在我们南方一些地区,改嫁的寡妇甚至是要浸猪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显然不合适了,现在还是跳出来反对寡妇改嫁,那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如果他固执的去坚持他的这个道德观念并付诸行动的话,那么这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了,往往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群体当中会有这类的极端举止或者道德观念!
 
谭锦燕心理咨询工作室:加微信(微信号:18310056117)关注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协助企业解除危机,达成管理、销售等目标!解开你的心结,为心灵找到休憩的乐土!
  • 我们的电话15801296628
  • 我们的邮箱1467906644@qq.com
  • 商务合作QQ1467906644
  • 我们的微信号18310056117